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加强政策创设,夯实发展根基,创新营销推介,强化监管保护,形成了政府大力推动、企业主动创建、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本系列内容旨在聚焦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等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的优秀案例,突出创新性举措,围绕各品牌的经验做法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展现建设成果,交流品牌经验,为湖南乡村振兴品牌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第五期 炎陵黄桃的“桃变”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潇湘晨报

提起黄桃,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炎陵黄桃”。

历经了30余年的发展,株洲炎陵不仅结出了“个大、形正、味甜、香浓”的品质黄桃鲜果,还结出了全国商标品牌建设政策措施类优秀案例、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的“硕果”。

在炎陵,累计有1.4万余名贫困人口依靠种植黄桃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生活,黄桃已成为农民的“脱贫果”“致富果”。据2023年第一届炎陵黄桃文化节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炎陵黄桃种植面积达9.6万亩,预计总产量8.5万吨,比去年增长约20%。

但是,炎陵黄桃在种植之初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因水土不服果小虫多,规模难以扩大,直到经历了一番“桃变”之路,才摇身变成今天的“明星水果”,成为湖南乡村振兴以及区域公共品牌的崛起样板。

重顶层设计 定长远规划

“不是所有的黄桃都叫炎陵黄桃”。当地政府从种植之初就重视顶层设计,建立了黄桃产业的长远规划,从各方面全力推动黄桃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潇湘晨报

立标准,优种植。1987年,从上海引进的“锦绣黄桃”在炎陵县进行试种,但之后发现水土不服。农技专家经过多年培育,将该品种黄桃的优生优长的条件摸清:只有在海拔300米至1200米的山区,并在以花岗岩成土母质为主且含有稀土元素的土地上,其品质才最为优异,至此,炎陵黄桃纷纷“上山”。此后为保证黄桃品质稳定统一,2002年起,炎陵制定出了一系列标准化的黄桃生产流程,施肥、修剪、套袋、采摘等都有严格的标准,例如根据产区海拔高度分类确定不同果园的开园采摘时间,规范果农采摘行为,做到“青果不摘、次果不卖”,推行分级售卖及果品精品化,并且要求每个采摘园都要出具检测报告,让消费者能明明白白消费,吃得放心、安心。

早布局,长规划。早在产业发展初期,炎陵县就陆续推出了《“一带八基地”炎陵黄桃产业发展纲要》《炎陵县特色水果产业发展规划》《炎陵黄桃“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同时,县政府牵头与上海市农科院开展“院县共建”战略合作,制定了《绿色食品炎陵黄桃生产技术规程》,实施农产品溯源“满天星计划”。

延长产业链 推动深加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新华网

炎陵在发展黄桃产业过程中,不断延长产业链,以科技创新持续开发产品及产品价值、附加值,纵向延伸价值链,对黄桃“吃干榨尽”。

由于对黄桃鲜果设立了严苛的筛选标准,自然导致一些等外果“淘汰”。这些等外果的口感同样清甜可口,只是由于外观不达标、品相不够好等原因无法作为鲜果出售。炎陵县近年来大力发展黄桃深加工工厂,将这些等外果加工成了罐头、蜜饯、原浆、果汁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还创新构建“炎陵黄桃”全产业链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从种植到成熟采摘,再到消费者手上,实施全程标准化质量管理。

对于种桃果农而言,深加工也解决了种植的后顾之忧。有种植户表示:“黄桃保鲜期短,成熟后不易保存。现在有了深加工,可安心种植。”

除了这些产品,黄桃还走上餐桌,变成美味菜肴的原材料。黄桃炒虾仁、青椒炒黄桃、黄桃炒腊肉……与其他农产品融合而成的全桃宴成为了当地的又一道特色,变成了舌尖上的文化名片,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们慕名而来。

目前,炎陵县已有20余家深加工企业,开发黄桃果汁、黄桃罐头、黄桃干、黄桃酒等10余种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工产值超亿元,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今,炎陵县共有6万人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炎陵黄桃产业链。

自发创品牌 全民护品牌

炎陵黄桃的“出圈”,得益于全民提品牌、创品牌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潇湘晨报

黄桃成熟之时,县领导“披甲挂帅”带头上阵,带领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联社奔赴一线城市,助推黄桃销售。与此同时,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主动下乡沉下去,结对桃农,实地走访考察桃农果园基地,利用单位和个人资源,帮助桃农化解黄桃销售中的痛点难点。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果农形成售桃的良好秩序,齐心协力守住炎陵黄桃的品质品牌优势。

炎陵还上演着“全民卖黄桃”的热烈氛围,群众充分利用朋友圈宣传黄桃果园和推销黄桃产品,经销商主动联合品质好、产量大的果农,在朋友圈宣传销售,或是签下合作订单,将炎陵黄桃带到省外甚至国外。就连炎陵籍学子也在助力黄桃出圈,利用专业知识设计出亲民的黄桃品牌IP,为黄桃的销售又增加了一番流量话题。

品牌发展不仅要创得好,更要护得好。早在几年前,炎陵就成立了黄桃产业协会,维护市场秩序,引导和推动黄桃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炎陵县政府对炎陵黄桃的假冒侵权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2016年,炎陵黄桃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市场监管部门组建了市、县两级维权工作专班,建立了异地维权工作机制,全力开展线上线下、省内省外异地维权打假系列行动,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要求商家提供由“炎陵黄桃产业协会”出具的商标授权书,识别证书上的二维码可以辨别真伪,并积极倡导消费者、果农投诉举报假冒侵权行为。

炎陵黄桃创品牌、护品牌的启发与思考

炎陵黄桃崛起过程中,全县上下一条心的创品牌氛围让人印象深刻。人人对家乡的区域公共品牌发自内心的呵护和热爱,使得品牌获得了高效传播。

另一方面,炎陵将重点不仅放在了如何创品牌,还聚焦在如何护品牌,杜绝了假冒伪劣等损害品牌形象的行为,为产品品质保驾护航,竭力提升消费者体验,让品牌始终能够稳定如一。

可以见得,区域公共品牌的标准化不仅要贯彻到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更要贯彻在品牌打造上。

稿件来源:品牌观察行动公众号

本期编辑:陈奕儒

资料综合:新闻株洲、湖南日报、红网、炎陵县人民政府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