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文蕾 (华中科技大学)

近日,一名自称教师的女子地铁上要求大学生给年龄较小的女儿让座,无果后与大学生产生言语冲突,多家媒体对当事大学生拍摄的视频进行了转发。作为“被让座”现象的典型之一,该事件毫无悬念再次引发热议。从舆论来看,“被让座”事实背后孰是孰非,似乎公道自在人心,因为有句评论永远不会缺席:“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前一句表达的是道德感,后一句则道出了公众对规则意识的基本认同。令人费解的是,道理大家都明白,此类事件却依旧频频再现。

实际上,“被让座”现象背后呈现了规则和道德约束的冲突,进而造成二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失效。同时,这也反映了当下公共交通出行工具供需不平衡、相关立法不完善以及管理缺位、技术偷懒的问题。因此,在规则和道德之外,“被让座”困境应另有解法。

诚然,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提倡道德无疑是最理想的状态,既有秩序,又不失人情味,但现实却是二者常常产生冲突,这也是“被让座”现象屡屡再现的症结所在。细思近年来相关的新闻报道,不难发现,“被让座”的主角绝大多数是中青年群体,如大学生、青年上班族等。

不可否认,在相当一部分人心中,比起老、弱、病、残、幼、孕等,中青年群体都是最“理想”的让座人。在道德感的驱使下,被默认身强体健的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了公交、地铁上让座的主力军。但现实总有例外,一方面中青年群体也存在特殊的情况,比如通勤时间长、工作劳累以及“生理期”“晕车”等,这时候他们需要也应该被体谅;另一方面,即便不存在任何特殊情况,在人人平等的公共设施面前,中青年群体也不能因“讲道德”而被剥夺“坐下放松”的资格,因为让座首先是他们的权利,而非义务,道德约束不应凌驾于规则之上。

视频中的女子显然强调道德优先,更喊出“我是老师”,将被要求让座的大学生置于“老师-学生”的框架下进行道德绑架,试图通过教师这一特殊身份增加行为合理性。这显然混淆了规则与道德约束的优先级。“我弱你强,你就应该体谅我”“我穷你富,你就应该捐助我”……倘若道德第一,规则第二,亦或是只讲道德,不讲规则,用道德来衡量一切、批判一切,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将会模糊,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再者,法学教授罗翔曾言:“道德是自律而非他律”,即不是“为了他,你要遵守道德”,也不是“为了我,你要遵守道德”,而是“为了我自己,我要遵守道德”。视频中缺位的女儿难道没有被她的妈妈变相道德绑架吗,“被让座”的何止大学生一人。

不过,尽管规则约束是第一位的,但若只讲规则,不讲道德,社会便只剩冷漠,这显然也不是公众心目中理想的社会。道德与规则兼顾很难,不如此更会陷入冲突境地,“被让座”问题真的无解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需要关注的是,“被让座”困境不仅是一个规则和道德如何取舍的问题,也深刻反映了城市化背景下人口集中、通勤需求加大、公共交通出行工具供小于求的现状。面对极其有限的座位,“站着出行”成为常态,抢座更是屡见不鲜。因此,政府和公共交通运营方尽可能提高供给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除此之外,可以看到高铁、飞机上“人-座”固定且有立法保障优势。相比之下,公交、地铁上靠乘客自觉落座的方式则无形中加大了抢座、被让座等冲突的风险。诚然,公众规则意识和道德感的同步提升有赖于社会的宣传教育和个人的自觉性。遍布每一个角落的广播语音、公益视频、文字标识无不体现着运营方、管理方的积极作为。但这远远不够,倘若只寄希望于此,“被让座”现象何时休还要打个问号。在这些做法之外,更需要借助科学高效管理、法律保障和技术赋能的“良药”,让乘客不再做“让座”还是“不让座”的两难选择题,而是安心做“对号入座”的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