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职工零距离》热线:

刘记者:13979189068

邹记者:18679198762

“投入了4万余元,结果却告知我们夜市没有办证不能开了,不仅租金和押金难追回,采购的设备和食材等造成的损失都不知找谁。”近日,南昌市市民胡女士心里很不平静,自己在昌南体育中心开设的烧烤摊被拆除了。今年5月份,江西奥飞体育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飞”)在未取得政府相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开办夜市并进行招商。7月14日晚,夜市在开业前夕突然被南昌县相关政府部门拆除,给已经签约的夜市商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心满满投资夜市,开业前突然被拆除

胡女士是夜市招商的第一位商户,今年5月份,她得知昌南体育中心将开办夜市的消息后,准备在夜市开一家烧烤摊。5月20日,她与负责夜市运营的江西焱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焱发”)签约,在缴纳了3000元押金和2.2万元一年的租金后,开始进场安装烧烤大棚,采购冰箱、三轮车、食材等物品。“全部投入4万余元,开业日期起初说是6月1日,但一拖再拖,更改了多次,最后承诺在7月15日开业。”

“夜市装修得很漂亮,安装了一个大型的移动雨棚,还搭建了一个门头,名字叫‘恰噶夜生活’。”就在胡女士等人信心满怀期待夜市开业时,7月14日晚,夜市的大棚突然被人拆除。商户们经过与奥飞和焱发沟通,得知夜市居然没有在南昌县相关部门办理有关证件。

听闻这个消息,胡女士等商户感到非常震惊,这就意味着前期的所有投入可能都要打水漂。“既然夜市无法开办,那么根据与焱发方面签署的商铺租赁合同,收取的租金和押金都需要退回,并赔偿与押金相同的金额和为此造成的损失。”可是胡女士等商户们在与焱发和奥飞的沟通中,却面临索赔难的情况,甚至租金和押金都无法追回。

与胡女士情况相同的商户共有约20名,被收取的押金和租金总额有的6000元,有的7500元,有的9000元,加上采购的冰箱、推车、食材等,损失情况从数千元到万余元不等。

昌南体育中心内的夜市为何会被叫停,商户们的损失由谁来承担?8月4日,记者来到南昌县昌南体育中心采访。夜市位于中心入口处附近的一块空地上,为夜市搭建的门头上只剩下“生活”两个字,商户们原本入驻的夜市木屋,大部分都已经关闭,只剩下零星的商户在营业。“我们只能一边营业,一边等待。”从事生煎包小吃的陈先生面对如今的情况感觉很无力,由于没有人流,头天晚上他只卖出了两份小吃,收入20元。他期待能尽快拿到前期交的租金和押金共9000元,重新寻找一个夜市创业。

上级要求8月9日前退还商户押金和租金

记者联系上了焱发公司负责人黄江超,他解释称,焱发与奥飞属于合作关系,双方约定共同打造昌南体育中心的夜市,焱发垫资负责夜市的搭建和管理运营,奥飞负责办理开办夜市的相关手续,双方共同进行招商,收益双方五五分成。前期,收取的商家租金和押金,焱发已经按合同约定转了一半给奥飞。黄江超认为,夜市无法继续开办的原因,是奥飞无法办理夜市的审批手续造成的,他们前期投入了15万余元用于打造夜市,夜市无法继续开办,他们也成了受害方,“现在哪里有钱退给商户”?

奥飞公司运营管理中心负责人桂萍向记者表示,在开办夜市的过程中,他们曾与南昌县商务局、南昌县城管局和南昌县东新乡政府申请办证,但是没有办下来,他们只能根据南昌县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停办该夜市。既然没办下相关证件,为何就开始招商,桂萍没有直接回应该问题,“具体情况不好说”。桂萍表示,根据南昌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要求,他们已经承诺8月9日之前把收取的押金和租金全部退还给商户,商户索赔的要求需要找签署合同的焱发公司。

南昌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熊女士向记者表示,奥飞属于他们场馆的运营单位,此前在办理夜市审批文件的过程中,奥飞并未与他们沟通,“以往他们办了很多活动,都是完成审批后才告诉我们”。针对夜市商户要求退费问题,他们已经要求奥飞8月9日前退还商户租金和押金。

10日,记者得知,商户胡女士和熊先生已经收到了奥飞方面退还的租金和押金2.5万元、6000元,但是购买餐车、食材、冰柜等造成的损失,奥飞方面没有进行赔偿。下一步,胡女士准备和受损的商户,采取司法途径向焱发和奥飞进行起诉索赔。

疑惑重重:为何项目运行近2个月才“被发现”

在采访中,最让商户们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奥飞从今年5月份开始办理夜市的审批,在未取得审批的情况下,就搭建了规模巨大的夜市,相关部门为何没有及时发现?夜市不是一天两天建起来,而是近2个月的时间,管理部门的监管缘何如此滞后?“直到开业前,商户投入了大量资金后,项目才被叫停,这样的操作实在是让我们心寒。”熊先生说。

南昌县东新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他们不知道昌南体育中心在筹办夜市。7月14日,他们接到投诉线索,昌南体育中心内存在一无证夜市。当天晚上,南昌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南昌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赶到现场,经过调查发现该夜市并未在南昌县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文件,当即对已经搭建好的夜市大棚等设施进行拆除,责令商户停止开办夜市。

那么,为何昌南体育中心的夜市无法获得南昌县相关政府方面的支持呢?对于这个问题,桂萍坦言:“我们也很意外。”

南昌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对于南昌县相关部门叫停昌南体育中心夜市的做法感到费解。她表示,省市都在提倡夜市经济,通过促进城市夜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城市更有活力,“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夜市开办,至今不允许开,我们也想不通”。

南昌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南昌县开办夜市需要取得属地政府、南昌县商务局和城管部门的同意,最后报给南昌县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南昌县在重点打造万湖夜市,对于其他夜市的审批暂时停止。

记者手记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夜市经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夜市繁荣对提振当地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丰富市民生活、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南昌市一直在大力倡导夜经济,提升城市烟火气。推出举办烟火晚会、千人横渡赣江、晚上九时后乘地铁免费等一系列动作,还出台了《南昌市特色商业街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稍有心者都能看到南昌城市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山东淄博烧烤的成功经验曾引起全国关注和思考。记者得知,与南昌县相似的是,广东省的肇庆新区体育中心就打造了一个集美食和潮流运动的网红夜市,夜市引入鲜花、冰激凌、柠檬茶、鸡蛋仔、蛋糕、章鱼小丸子、臭豆腐等60多家商铺,成了周边市民休闲打卡的场所,人流量日均突破2万人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省市已经有了不少好的样板,一些没有工作的人也能借此实现就业,南昌县这一举多得的事情本可以结局圆满,最后却被硬生生叫停,成了全国少有的一个“短命夜市”,多方出现损失,个中缘由实在令人深思。

为职工说话,帮职工办事。本报《职工零距离》欢迎知情者提供线索,联系电话18679198762。

来源:本报消息

编辑:杨啸延

撰稿: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邹鹏飞

一审:徐贵保

二审:齐菲斐

三审:尹祖光、邹晓华

监制:李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