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地和普及,引导居民树立低碳环保理念,泉山区和平街道运用三个“突出”工作法,增强垃圾分类的氛围感,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性,全力推进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创优,促使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突出宣传引导,深化全民认识

和平街道持续推进宣传引导,强化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在横幅、LED显示屏等宣传形式的基础上,和平街道组织志愿者采取小喇叭广播、入户走访、电话访谈、拉家常等方式,耐心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上门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宣传资料。开展“垃圾分类有害换有爱”“配合垃圾分类,争做文明市民”“垃圾分类我最棒"等宣传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方式,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投放准确率。

突出重点对象,精准分类施策

和平街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精细精准施策宣传的新模式。紧抓青少年和老年人两大重点对象,开展针对性特色性宣传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针对青少年群体,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宣传视频、知识竞答、现场观摩、手抄报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推动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增强关爱自然的社会责任感。针对老年群众,开展物品置换、有害垃圾兑换、智能回收箱推广、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等更受老人欢迎的方式,引导他们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突出党建引领,倡导党员先行

和平街道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提倡垃圾分类党员先行,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引导党员发挥“走在前、带好头、做表率”作用,做好践行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倡导者、推广者。聘请党员督查员,开展垃圾分类督查工作,对垃圾混投、分类标识破损、垃圾桶脏污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在天山绿洲生态公园建设党建引领垃圾分类宣传主题广场,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以“寓教于乐、寄学于景”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度。

(来源:泉山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