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未消,秋凉未至

河蟹仍在补充营养,贴肥秋膘

“努力”迈向中秋的餐桌

而在河蟹上市之前

一种可重达七两的大虾开始大批量上市

河中“小青龙”,你尝过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太湖边的临湖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

刚刚起水的大虾就被抢购一空

作为罗氏沼虾新品种

"太湖一号"大虾个头惊人

拉直钳子后,身长可以超过成人的小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氏沼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长臂虾科、沼虾属动物,自然界中主要以水生昆虫幼体、小型甲壳类及有机碎屑等为食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及菲律宾、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对生长温度要求较高,在海水中繁殖,淡水中生长。

在吴中

罗氏沼虾主要是通过

在河蟹养殖中套养的方式进行养殖

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

因其个头大,最大可达350g以上

广大市民口口相传

亲切地称其为“太湖一号大虾”

唯有“一号”才能与其匹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起,随着高标准池塘全面改造的完成,吴中区开始在全区推广河蟹养殖池塘套养罗氏沼虾模式,经过长期探索与试验,形成了《河蟹套养罗氏沼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对河蟹池塘套养罗氏沼虾的放养时间、规格、密度、养殖技术模式等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在此基础上

广大养殖户与养殖企业

在转型升级路上勇于探索,积极开发

全区河蟹池塘套养罗氏沼虾

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河蟹+青虾+罗氏沼虾全池混养

河蟹养殖池塘清塘后,同时放养扣蟹和青虾苗种,待到6月底青虾销售后,及时在全池放养罗氏沼虾苗种,养殖过程中不额外增加投饲量,使罗氏沼虾充分利用河蟹摄食过程中的残饵亩产值增加1500元左右,做到一水多收,绿色生产。

02

河蟹池塘围栏养殖罗氏沼虾

在河蟹池塘中围出20%左右的面积,于6月底放养罗氏沼虾苗种,实现全塘亩均产值增加1500-2000元。该模式充分利用河蟹池塘优良的水质和水草条件,同时对河蟹养殖影响较小,养殖周期短,风险低,效益高,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是目前全区比较成功的河蟹套养罗氏沼虾模式。

03

流水槽养鱼+蔬菜+河蟹+罗氏沼虾模式

在临湖现代渔业园区,在30亩的池塘中建设面积为200平方米的流水槽1个,流水槽中高密度养殖白鱼,通过底吸污装置将鱼类养殖产生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塘内蔬菜大棚,开展水培蔬菜的生产。其他溶于水的营养物质通过净化区输送到河蟹养殖池塘中,供应水草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罗氏沼虾套养于流水槽前后端净化区内,放养时间为5月上旬,产量可达100斤/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河蟹塘套养罗氏沼虾的养殖模式,实现了饵料最大化利用,在不增加蟹塘面积、不增加环境负担的前提下,大幅增加养殖收益,助农一水多养增产又增收。

据了解,今年太湖沿岸的

罗氏沼虾产量在250吨左右

比去年提高了30%

备受广大市民喜爱的“太湖一号大虾”

你尝鲜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吃货来说

与其苦等大闸蟹上市

不如先约上几位饭友来临湖

品尝“太湖一号”这口“心头好”吧!

来源:吴中发布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