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不仅关乎选择的自由,还关乎碎片化身份的归属和表达。在劳动阶级对于政治议题的整合能力被大幅削弱的世界中,消费成为建构体验、身份、认知过程的关键。

而资本主义的增长活力也越来越多地寄望于不断增长的消费。消费要不断增长,但又必须小心摆脱能源、资源、环境消耗的束缚,这就需要引入体验。这也是所谓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的要旨所在,也就是让生产和消费融合在一起,重塑消费者的角色。

消费者-生产者,其实一眼就看穿了新型资本主义工业-金融-商业-科技产业设计者的主意,但这并不重要。消费与生产的融合,消费者自己承担本该由企业方提供的服务,比如自己点餐,自己负责易耗设备、用具的维修,这被认为可以塑造自己,可以让自己觉得是生活的主人。

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发展下去,通过所谓的零工经济、外包雇佣、任务雇佣实现自我雇佣,这是一种进步还是堕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验是消费资本主义的核心,或者说新的驱动力。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新玩意、消费新形式,比如共享单车、网约车、爱彼迎(民宿)、密室逃生、英超联赛、星巴克、亚马逊、精酿啤酒、演唱会、高级餐厅、主题餐厅、主题公园、定制旅行、研学团、奈飞、派对,等等,这些都是批量产出体验,帮助消费者实现、验证自我幻象的过程。

消费资本主义,不同于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的消费环节,因为前者会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各种消费支付更高溢价。消费资本主义,看上去是个性化、定制化的,但如果你对上述商品/服务、消费形式有基本的了解就会发现,那只不过是唬人的托词——那就是标准化的,甚至比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的标准化程度还要高。

比如,各种所谓的个性化餐厅、网红餐厅,以及美食推车,装载的难道不是预制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些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资本主义可以很好地赋予人们以归属感。在工业资本主义以及前工业时代,人们依存于宗教或者政治意识形态、社群乃至家庭的传统信仰之中,而城市化、工业化逐渐使得人们加深了对匿名化、个体化、碎片化生存方式的依赖。

匿名化、个体化、碎片化生存方式听上去、看起来,肯定具有悖谬的意味。我们寻求自我存在,也寻求外部认同,但在工作与生活界限渐渐消失、生产与消费的边界也不明朗的情况下,前面提到的社群、家庭以及稳定的关系都需要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予以滋养。渐渐地,很多人开始习惯于通过工作联系,网络关系发展出诸多的弱联系,基于此建构一种个人存在,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减少对需要时间和经济成本浇筑的传统强联系。

英国社会学家、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社会学教授斯蒂芬·迈尔斯在其所著的《体验型社会:消费资本主义重启》书中用翔实的分析论证了上述看法。

比如星巴克的成功,这本书清楚地指出,这一进程伴随着欧美以及其他区域的很多国家的酒馆的大幅减少。也就是说,很多国家的消费者喝酒减少了,喝咖啡增加了。这背后其实的问题就在于,喝酒往往是需要搭建聚会场景的,人们往往会基于传统强联系,比如亲戚、密友而聚会饮酒;而到星巴克为代表的中端以上的咖啡馆喝咖啡,大多数是一个人前往——享受这种匿名感,但每个在咖啡馆喝咖啡的人都会有一种归属感。有些批判者错误地去探讨星巴克的咖啡卖得比一些同行要贵,却没有意识到星巴克出售的最主要商品就是这本书提到的匿名感+归属感,这是后工业社会一个个鲜活的人的现实需要。星巴克甚至还会经常邀集顾客参加咖啡讲座、举办新品品尝活动,但这些活动中,参与者之间一般很少互加好友,星巴克也并不鼓励那样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如体育赛事其实也早早地变成了娱乐主导的体验,创造让人沉浸其中的快乐——赛事主办方、赞助商、媒体企业、社交网络还有周边产品开发商,以及赛事的观赛者、基于各种屏幕的观看者以及相关的话题讨论者,等等,共同组成制造体育赛事欢乐的一份子。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后工业时代娱乐化生活状态:大家分享共同的意志、欢乐、悲伤与痛苦,但这些其实都是娱乐化的感受,而且完全可能是被设计出来的,宛如真人秀,更重要的是,每个参与者之间不必认识。

《体验型社会:消费资本主义重启》书中指出,体育赛事的有趣之处在于,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营造出特定的观看体验,参与感几乎是全方位的,让人获得无法通过日常生活获得的强烈体验:联赛、杯赛、季后赛、邀请赛、国家队比赛、奥运会比赛、世界杯比赛,一场接着一场,一个话题包裹着别的话题。就这样,商业化的体育紧紧地吸引甚至覆盖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基本注意力,制造出其实虚妄的归属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比如足球、篮球联赛中的城市球队,往往会宣称忠诚于所在城市,反过来要求球迷忠诚于自己,为自己创造最大化的球衣、观赛门票、电视转播套餐节目购买、周边产品等方面的收益,但这些球队的资本组成、球员组成其实根本是国际化的,是公司化的。而且,资本、球员其实都是会经常流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中说,体验型社会包含着覆盖广泛、几乎无所不包的体验服务,通过资本支持来鼓励体验服务推陈出新,来不断为参与者提供最为新奇、最为刺激的服务,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这种标准化的量产是个性化产品。而且,这“其中蕴含着筋疲力尽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评图书:

书名:《体验型社会:消费资本主义重启》

作者:(英)斯蒂芬·迈尔斯

译者:王雅杰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