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很多公号,以及微信群里,都在转一篇文章,题目就很惊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家伙,阅读量爆高,留言也很火爆。

这么大消息,怎么会由自媒体来公布呢?

我打开了教育部网站以及各家官媒的网站,用“两年,取消民办教育”等关键词,均没有搜索到相关的政策和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我又用“教育部传来消息,私立学校被叫停,或将在两年内全部退出历史舞台”这个标题在网上搜索,出来了整整十多页。

最早是2013年发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也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也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也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开这些内容,没有任何一篇文章来自官方权威机构。

但文章的内容则完全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中的这些内容,也很搞笑。

比如“首先,私立学校普遍收费偏高,给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私立学校存在的目的,本来就是对公办教育的一种补充,满足的是不同家庭的需求。

因为没有国家财政拨款,私立学校是自负盈亏,所有的办学费用主要来自学生学费收入,所以,自然收费远比公立学校高。你嫌贵,你可以不读啊,有没人强迫你去。

另一方面,私立学校的收费标准,一样要受到物价部门的审核,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一样要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

所以,收费高给家长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问题,压根就不存在。

事实上,中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办教育的法律,是2002年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

这部法律,经过2013年,2016年,2018年三次修正,至今依旧有效。

而出台这部法律的背景,是当年国家提出了“穷国要办大教育”的方针。

但当时国家的经济并不发达,拿不出来那么多钱来办教育,所以鼓励民间资金进入教育行业,一起把教育办大办强,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因此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关于民办教育说的非常清楚:

第三条 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国家保障民办学校举办者、校长、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民办教育发展了20多年,但实话实说,发展的并不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里面的具体原因非常复杂。

简单的说,教育与其他行业不同,是特殊行业。按市场规律办学,按教育规律育人,这样的目标难以实现。

目前国际上,大量的私立学校采用的都是非盈利模式,办学和运营资金靠校友捐赠和基金支持,股东不能进行分红,这套模式在国内基本难以实现。

同时,当年国家鼓励民间资金办学,是政府没钱,但现在不存在缺钱这个问题,所以很多地方真实情况是,民办学校大量被政府收购,变成了公办学校,有些地方民办学校的教师也纳入了事业编制。

但尽管如此,在中小学幼儿园阶段的民办学校,依旧有很多学校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了下来。

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民办学校,在很多城市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们发挥的作用,极其重要。

夹缝中求生存的民办学校,非常难。

但最近几年,一批网络大V,比如带鱼夹头等,掀起了一股仇视民营经济的妖风。

牠们造谣抹黑民营经济,甚至喊出了“民营经济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极左言论,让民营企业家以为又要走公私合营这个老路,一时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而作为民营经济之一的民办学校,也遭到攻击。这就是为何多年来,网上一直有人造谣取消民办学校的原因所在。

前不久,中央、国务院再次发文,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给了国内那些强大的“极左”势力一记响亮的耳光。

所以,“取消私立学校”,“民办教育退出历史舞台”等言论,完全就是无根无据,妖言惑众。

尤其是当下这个环境,希望教育部能尽快出面辟谣,以免谣言祸国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