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 斌 樊怡帆

近日,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顺利完成了2023年上半年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收集及分类统计工作,统计结果显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

本次监测期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共取回有效卡209张,拍摄动物照片80418张,其中有效动物照片26724张。共拍摄到野生动物2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林麝、金钱豹、金猫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包括斑羚、黑熊、鬣羚、毛冠鹿、黄喉貂、豹猫、勺鸡、血雉、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另外还拍摄到黄鼬、小麂、狍子、野猪、豪猪、猪獾、环颈雉、岩松鼠等8种其他保护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监测首次在108国道以东三十担银梁处拍摄到大熊猫活动的影像,这表明大熊猫有可能利用108国道废弃公路段廊道东扩的迹象;首次拍摄到大熊猫在雪地衔仔行走的温情画面;同时,首次在工作中拍摄到羚牛“对峙”大熊猫的罕见画面;另外,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金钱豹在基层各个保护站辖区频繁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外相机的监测数据不仅表明了野生动物栖息地范围不断扩大,出现的频次和机率在增加,也充分说明周至保护区生态环境日渐良好,生物链更加完整,同时为下一步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据悉,周至保护区从2012年8月开始实施红外相机监测项目,先后在厚畛子山光头区域、板房子辖区、安家岐辖区、小王涧辖区、双庙子辖区安装红外相机,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了每4平方公里一台红外相机的监测体系。随着老县城保护区的加入,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老县城管理中心按照核心区域内样线每500米安装一台相机;缓冲区内样线每1000米安装一台相机,共计安装红外相机73台,新增安装线路20条。据统计,截至目前,保护区内累计布设红外相机27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