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浦发银行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他们在这段时间实现了912.3亿元的营业收入,可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7.52%。更糟糕的是,他们的归母净利润只有231.38亿元,同比下降了23.32%。有趣的是,从2021年开始,浦发银行的收入和利润就一直在“双降”,这在国内上市银行中是唯一的现象。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他们很可能会创下连续三年“双降”的纪录。

除此之外,浦发银行也屡次因巨额罚款而备受打击,而且这些罚款金额似乎都被定得非常“小目标”。另外,他们的信用卡业务也面临密集的投诉,以至于被戏称为“被投诉之王”。

作为一家在A股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还是第二组系统重要性银行,浦发银行为何会陷入“掉队”状态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可能在金融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他们的战略和运营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

浦发银行业绩双降,好在资产质量上逆势前行

上半年,浦发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了下降,不过幸运的是,资产质量方面却持续向好。

浦发银行成立是在1992年10月,当时是由上海市财政局和其他18家单位一起发起设立的。后来,它在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了,成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从那时起,它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信托、租赁、基金、境外投行、货币经纪、科技银行、理财子公司、村镇银行等各种领域,形成了一个横跨不同市场和领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网络。

截至2023年6月底,浦发银行在长三角地区已经有近500家分支机构了,占全行的三成以上。在这个区域,它的贷款余额已经高达1.17万亿元,而且在境内的37家分行中,贷款占比已经近四成。

不过,近些年来,浦发银行的经营表现似乎不太理想。根据8月9日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他们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7.52%,只有912.3亿元;而归母净利润也同比下降了23.32%,降至231.38亿元。而在2022年,他们的营业收入为1886.22亿元,同比下降了1.24%,归母净利润为511.71亿元,同比下降了3.46%。这让他们成为少数业绩下滑的银行之一,仅次于郑州银行,同比下降了24.92%。而且,在上市的9家股份制银行中,他们是唯一一家净利润出现下滑的。这样的走势确实让人担忧。

资料来源:浦发银行2023年上半年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浦发银行2023年上半年财报。

说实话,浦发银行这几年的情况真是不太妙。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拉拉,就会发现连从2021年开始,浦发银行的生意也没怎么好过。就是那一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也是“双降”,也就是下降了。听好了,营业收入下降了2.75%,只有1909.82亿元;而赚的利润更是减少了9.12%,只有530.03亿元。也就是说,自从2021年开始,这家银行就开始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双下滑。有趣的是,它还成了全国范围内唯一一个连续两年都这么“双降”的上市银行呢。要是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说不定它还会创下连续三年这种“双降”的记录呢。

再来说说它的资产情况吧。截至2023年6月底,浦发银行的资产总额是89,325.19亿元,比去年底增加了2,278.68亿元,增长了2.62%。在这其中,贷款总额是49,774.53亿元,比去年底多了767.91亿元,涨了1.57%。同时,负债总额则达到了82,114.39亿元,比去年底多了2,135.63亿元,涨幅高达2.67%。其中,存款总额是50,017.99亿元,比去年底多了1,753.21亿元,涨了3.63%。这么看来,资产还是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利润方面可就有点儿烦心了。

资料来源:浦发银行2023年上半年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浦发银行2023年上半年财报。

好消息是,浦发银行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些进展的。你知道吗,它的不良贷款情况在持续好转。截至2023年6月末,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是743.02亿元,比去年底减少了3.17亿元;而不良贷款率则是1.49%,比去年底降低了0.03个百分点。另外,它的拨备覆盖率是170.45%,比去年底增加了11.41个百分点。

就在半年报里,浦发银行说,它一直在努力进行三大转型,也就是轻型化、双碳、数字化。它紧密围绕着“坚定执着、夯实基础、转换模式、融合经营”的思路,不断发展。它还坚持长期主义,保持战略定力,服务实体经济,把资产质量做得更稳固。所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都实现了“双降”,看来它的发展基础还是挺稳的。

实际上,浦发银行这两项指标已经连续多年都在逐季下降了呢。听起来还是有点好消息的。

业绩下滑不止!浦发银行面临双重压力:罚单与内控问题折射困境

不仅是业绩惨淡,浦发银行好像还在内部管理上碰了不少麻烦。听着,它的信用卡业务似乎成了一个“重灾区”,招致了大量投诉。

除了一直在业绩上下滑,浦发银行还不停地被罚款。光是两年多,它就被罚了差不多两个“小目标”。

今年以来,浦发银行可是吃了不少罚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浦发银行的三个分行因为贷款后期管理不到位,没跟借款企业一起分担保险费,被罚了140万元;七月份,浦发银行连云港分行因为贷后管理问题,贷款资金流回借款人,被罚了30万元;四月份,浦发银行宿迁分行因为虚增存款规模,被罚了120万元;三月份,浦发银行济南奥体支行因为向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未按规定进行贷后检查,违反了审慎经营规则,被罚了90万元;二月份,浦发银行绍兴分行因为贷款管理不到位,被罚了35万元。

其实,这些只是浦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频频收到罚单的冰山一角。光是从2021年到2022年这两年,浦发银行就被罚了近2个“小目标”。

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统计,2022年整年里,银保监会、央行和外汇管理局这三个监管机构总共下发了接近3000张罚单,罚款总额超过了19亿元。而在这其中,浦发银行因为收到了64张罚单,罚款金额超过了6000万元,这个“战绩”在股份行中可是居首的。而且,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了违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违反审慎经营原则、贷款审查环节不到位、与身份不明的客户交易、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

其中,最大一张罚单是在去年九月份由外汇管理局发出的。因为违规处理远期结汇业务、违规进行期权交易、违规处理内保外贷业务、违规收取房产佣金、结汇数据统计出错,浦发银行被罚了933万元,违法所得被没收了334.69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浦发银行在2021年也频频收到了罚单,一年内金融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超过了40多张,罚款金额总计接近了1亿元,而且在涉及贷款业务的不同环节都有,其中不乏金额达到了百万级的罚单。

这一张张罚单的背后,都在暴露浦发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出现问题。

所以,在浦发银行收到众多罚单的情况下,它的信用卡业务成了一个“重灾区”,这也难怪有人给它起了“被投诉之王”的外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份关于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报告。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23年第一季度,有32142件投诉涉及到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这占了投诉总量的30.6%。在这其中,浦发银行的投诉数量超过了2076件,排在第三位。回想一下,就在2022年第二季度,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投诉排行榜首也是被浦发银行占据,那时的投诉高达6172件,占据了浦发银行投诉总量的86.6%。可见“被投诉之王”的称号当之无愧。背后,更多的是反映出了浦发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存在许多问题。

如果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浦发银行”这个关键词,截至8月15日,会发现近4万条投诉记录。其中,与信用卡业务有关的投诉问题更是屡见不鲜。

资料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近期,浦发银行似乎陷入了一系列不顺的局面。就在上个月底,消息传出,浦发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的产品管理处产品经理代行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目前正在接受宝山区监察委员会的监察调查。这种情况就像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给本已不太平的局面再添了一把火。

而浦发银行曾经是名副其实的“对公之王”,然而如今却似乎一手好牌打得稀碎。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回顾过去,浦发银行曾经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领导地位。成立于1992年,它在1996年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凭借其稳健的经营和卓越的综合实力,赢得了“对公之王”的美誉。然而,近年来,其业绩的下滑以及频繁的罚单事件,让人感叹“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