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月15日,摄影师戴建峰发文称,他接到“视觉中国”的电话,说他公众号使用的照片对“视觉中国”造成侵权,照片共计173张,要赔偿8万元。

随后,“视觉中国”的工作人员向戴建峰发送了邮件,说明了涉及侵权的照片内容,并要求他限期回复。

满心疑惑之下,他打开邮件一看,所谓的‘侵权照片’,竟然是他自己拍摄的作品!

我侵权我自己?

戴建峰表示,自己的这些作品从未和视觉中国进行合作,也没传过视觉中国的图库,怎么版权就成了“视觉中国”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邮件里,视觉中国给了他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是双方合作,由他购买视觉中国素材库网站中的版权素材套餐,购买数量不低于已使用数量(173张)图片,图片单价每张300元,合作期限为1年。合作协议签订后,之前使用图片的责任可直接免责。

第二种方案则是双方和解,由他向视觉中国支付173张图片费用,每张5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愤怒之余,戴建峰质问视觉中国,是从哪里非法获得了这些照片进行非法销售的,获得了多少非法收益?

视觉中国很快回应说,这是一场误会,因为他们和国外的图库Stocktrek有合作,而摄影师授权了国外图库,所以才闹了乌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摄影师并不认同这一说法,表示咨询了Stocktrek,对方明确告知我视觉中国无权销售我的作品,也没有我作品的任何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事还引来了众多官方吐槽,《中国国家天文》吐槽视觉中国:NASA发布的公版图片都算他们的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事情上了热搜,视觉中国的股票今天大跌,市值蒸发近6亿。

02

这事儿之所以能上热搜,主要是视觉中国是惯犯了,多次因为碰瓷式维权而引众怒。

比如2019年,共青团中央发现,国旗、国徽、团徽等图片,竟然成了视觉中国的“版权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腾讯、百度、360、阿里、苏宁等各大公司发现,自己的品牌logo图片竟也成了视觉中国的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离谱的事,网友发现,连烈士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一些领导人照片,也被视觉中国“版权所有”了。

有网友调侃,世界属于你们,也属于我们,最终可能属于视觉中国。

舆情发酵后,视觉中国紧急下线相关图片并道歉。

人民日报质问视觉中国,并表示“不敢配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发表评论,要切掉知识产权市场的毒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视觉中国被天津网信办处罚30万元,网站整改1个月。受此事件影响,当年视觉中国收入下降16.49%。

一般情况来说,吃一堑长一智,但视觉中国缓了缓之后,继续作妖,继续碰瓷式维权,直到今天搞出“我侵权我自己”的闹剧。

你侵权我要赔钱,我侵权你就是误会,赢麻了。

03

视觉中国到底是个什么公司呢?

2000年,中国互联网浪潮涌动,中国青年报记者柴继军、李学凌看到了商机。

当时,柴继军是摄影记者,李学凌是文字记者,两人敏锐地发现,许多互联网媒体大量缺少图片,于是决定搞个图片网站,进行收费授权。

随后两人成立了一家网络图片公司Photocome,意为“图片来了”,2005年更名为汉华易美。

随后获得了中国百联优力(北京)投资公司U1G集团董事长廖杰的投资,并借壳上市,改名为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很多人看名字带着“中国”以为是什么牛逼的官方机构,其实这是一家外资企业,因为实控人廖杰是加拿大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司的名字严格来说,应该是“视觉(中国)”,通过查询工商信息,它所注册的“视觉中国”商标,带有中国二字的全部无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家公司厚着脸皮,一直自称“视觉中国”。

有股民向证监会投诉,说这个外资企业,故意将中国两个字添加到简称中,靠着流氓式专利诉讼盈利,亵渎了神圣的中国两个字,并要求将“视觉中国”的简称更名,将简称当中的中国去掉。

然而未有下文。

04

在媒体行业,视觉中国作为垄断性的图片供应商,比韩国的碰瓷还要无耻。

凡是它看上的图片,都会据为己有,明码实价,一张图片使用价格少则500,多达上千。更要命的是,他们几乎覆盖了全球90%以上的热点图片。

许多自媒体从业者一听到“视觉中国”这四个字就心头一颤,不知道什么时候误用了一张图片,紧接着一张律师函就被送到手中。

视觉中国的操作,非常简单粗暴。

首先是钓鱼执法。

先将大量的照片散布到各种所谓免费的图库网,等着别的公司或者个人下载使用,它全网放出爬虫扫图,只要发现有图片和自己图库重叠,就开始发律师函,根本不管自己到底是不是拥有著作权。

然后狮子大开口。

只要你用了它所谓的版权图片,法务立刻就找上门,一张嘴就是几万几十万的索赔,并且坚决不接受删除道歉等解决方式。

更离谱的事,视觉中国的好多图片根本就不是他的,免费图片自己打个水印,然后就说这是我的了,你用是违法的。

许多人被搞怕了,看到带着视觉中国水印的图片,就自动避开,然而还是想的太简单了,视觉中国偷偷把水印隐藏,只要你不小心用了,再次中钩。

通过诉讼来获取赔偿,已经成了视觉中国的一种“核心商业模式”。

从公开信息查询,视觉中国这家公司,通过各子公司,诉讼案件多达7000多起,基本都是著作权传播权,可见他们告了多少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觉中国不披露收入里有多少来自索赔,有人估测其索赔收入超过总营收的50%。

在其百亿市值的背后,是无数小公司的累累白骨。

一个宠物自媒体号,曾被视觉中国索要100万的图片版权费用,最终无奈只能注销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大媒体新京报,也被视觉中国割了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可以说中国版权意识弱,媒体不是不尊重版权,但关键在于,网上很多图片流传已久,视觉中国垄断了一张图片,就能漫天要价,还可以追溯过往,就很离谱。

05

保护版权毫无疑问是件好事,视觉中国本可以真的去做一些事,去积极推进图片版权的合法化、合理化、合规化。

但它选择了席地而坐,派出一个个所谓的“法务”,去拿下一张张所谓的“单子”。

视觉中国的所作所为表明,它和知网一样,根本不在意什么版权不版权,保护知识产权只是用来谋利的一个幌子而已。

在正确的道路和挣快钱之前,视觉中国选择了后者。

只是,一家由外国人掌控的国内上市公司,却垄断了中国的那么多图源,到处去敲诈勒索,是谁给了它嚣张的底气?

这么多年了,从团中央挂出来声讨,到央视曝光狠批,为什么到现在还敢这么张狂?

如今若不是敲诈勒索到了照片原作者头上,还不一定在暗地里坑害多少人呢!

那又鸟还污人清白,那马户还向人龇牙。

难道说,我们的法律就治不了视觉中国这种流氓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