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春阳野云

三月陂前绿满冈,一旬难得见春阳。

龙溪水涨泉无叶,莲社诗成酒佐鲂。

观想已然檐燕闹,吟情依旧野云忙。

红尘花落刘伶锸,嵇懒由来更健康。

龙溪为白水带山脚,茶庵寺边的一条小河。茶庵寺里有一口古泉,名曰无叶泉。传闻落叶从来不会覆盖到泉上。

莲社,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结社。 晋 代 庐山 东林寺 高僧 慧远 ,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莲,故称。 此处借喻茶庵附近所结交之诗友。

刘伶锸,《晋书·刘伶传》:“ 刘伶 字 伯伦 , 沛国 人也……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后以“刘伶酒”、“刘伶锸”为纵酒放达的典实。 王德钟 《书感》诗之三:“浇愁须饮 刘伶 酒,埋骨愿傍 苏小 坟。”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甚时同荷 刘伶 锸,一醉空江卧月明。”

嵇懒,指晋人嵇康的散漫慵懒,任性自由。如杜牧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诗有“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 王维《山中示弟》诗有“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律 雨后茶庵

一枝红入小窗西,雨后茶庵草暖泥。

差有精神人似梦,不胜窈窕燕新啼。

春光旧里诗尘宛,花发幽居蝶蛱迷。

岁晏难能才气短,碧桃空老岭云凄。

起首写雨后茶庵春色,有花在窗边骀荡。犹如人刚睡起,尚是梦幻迷糊,如此窈窕慵懒姿态,何况忽然有燕新啼,更是增添一种幽然情绪。

春光迷离中,旧日的诗尘宛若眼前。花儿偷偷在如此的幽深的景色中开放,蝴蝶蘧然自迷,茫茫而不知所踪。

岁晏暗喻人之将暮年,才气已然不足,不能再意气风发的写诗词抒发情感了吧。惟有与碧桃一样空自老去,看着岭上山云凄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律 浮花去路

大梦垂成曙色微,青青杨柳雨霏霏。

浮花去路中年迈,芳草停云两鬓稀。

想赋沧桑春得意,每传江海鸟忘归。

故园别后书和剑,岂笑严光守钓矶。

梦醒时分,晓色迷离。窗外杨柳青青,细雨霏霏。中年人似浮花在路上漂泊,只是天涯之外,云来云去,芳草萋萋,不知不觉间两鬓已然斑白稀疏了。

书和剑,其实并非真的书和剑,而是暗喻在外努力事业,人生打拼罢了。不要嘲笑当年严光退隐而垂钓,这何尝不是一种更幸福的生活呢?

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贻韦居士诗》:“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矶。” 唐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诗:“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矶。” 清 杜浚 《送友》诗之一:“送客停桡傍钓矶,江风初起浪花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律 诗骨浮云

近来常梦故园亲,四十年间半老君。

旧日青春书作伴,他乡白发雁孤群。

茶庵灯黯诗尘在,白水山幽江笛闻。

莫笑仲宣才不赋,牢骚诗骨总浮云。

三国魏·王仲宣(粲)有《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接清漳之通浦兮,倚曲阻之长洲。北弥陶牧,西接昭丘,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凭轩槛以遥望,向北风而开襟。

借指诗人登临抒怀。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仲宣楼 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仇兆鳌 注:“ 朱鹤龄 注引《荆州记》:‘ 当阳县 城楼, 王仲宣 登之而作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律 梅笛江城

春风几度恋柴扃,花发枝头无限情。

归燕营窠泥暖得,鸣鸠苦雨蜀魂生。

茶庵倒影诗吟尽,白水浮香画不成。

投笔书空家万里,休言梅笛在江城。

柴扃犹柴门。亦以指贫寒的家园。 唐 杜牧 《忆归》诗:“ 新城 非故里,终日想柴扃。” 唐 吴融 《西陵夜居》诗:“寒潮落远汀,暝色入柴扃。” 前蜀 韦庄 《江上村居》诗:“本无踪迹恋柴扃,世乱须教识道情。”

蜀魂,鸟名。指杜鹃。相传 蜀 主名 杜宇 ,号 望帝 ,死化为鹃。春月昼夜悲鸣, 蜀 人闻之,曰:“我 望帝 魂也。”故称。 唐 李商隐 《燕台诗·春》:“ 蜀 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休言梅笛在江城”化用李白的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