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冠病毒的新变异株EG.5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它在全球多地呈现传播势头,也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的主要毒株。面对病毒变异的新情况,我们需要保持理性态度,在防控政策上坚持科学谨慎,同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以应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G变异株仍在可控范围

EG.5的确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它使用一些新的途径来增强人体细胞的亲和力。但专家研判,这种变异株对人体的危害性并未实质性提高。

佛山等地的监测显示,EG.5已经成为当地主流毒株。但总体诊断阳性率并未出现明显反弹。这说明当前防控措施仍能有效抑制EG.5的扩散。这也是专家认为目前“不需要恐慌”的重要依据之一。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与此同时,全国多地疫情已进入繁殖期,这增加了防控的难度。因此,仍需保持警惕,继续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稳步实施“二十条”等政策,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加强病毒变异监测研判

面对新的变异株,重点是要加强病毒监测和科学研判。各地要扩大病毒毒株的抽样检测比例,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快确定新的变异毒株的传播速度、致病力等参数。

在充分的数据支撑下,可以对不同毒株的流行风险进行科学评估。这是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的基础。同时,还要加强对重症患者的临床研究,了解不同毒株对人体的实际危害,为防控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此外,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全球疫情和病毒变异趋势的跟踪研判。同国际同行保持密切交流,汲取各国成功经验,这对我国研判工作也将提供借鉴。

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当前,外防输入仍是我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这要求我们坚决执行严格的进口风险管控措施,尽可能压制外来病毒输入。

对于国内 already出现的散发病例,也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策略,通过快速发现、精准管控、有效处置来切断传播链。在政策上要把准尺度,既要避免过度管控引发社会诸多不便,也不能出现重新大面积欠缺管控的情况。

同时,各级政府和社区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管理,通过高效的手段控制疫情聚集性爆发。这需要各方协同配合,才能形成强大合力。

巩固个人防护意识和行动

最后,每个人也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这是应对病毒变异的重要措施。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卫生习惯,减少进入人员密集场所的频次,主动避免疫情高发区域。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第一时间自我隔离,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同时要增强健康意识,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提高自身抵抗力。

病毒变异是一个客观过程,但我们有充分理由保持理性和信心。只要各级政府和公众继续齐心协力做好防控,就一定能够应对这场疫情防控阻力赛中的新“敌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健康,迎接疫情防控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