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u盘之父,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块u盘,仅靠专利就能躺着赚钱。却在u盘之后江郎才尽,如今躺平只靠收租赚钱,他就是朗科科技的创始人邓国顺。

当今数码领域的诸多产品的发明者都是欧美或日韩工程师,然而u盘这种普及率极高的数码产品,则是一名湖南山村走出来的中国大学生率先发明的。

邓国顺也因此获得了u盘之父的美名,但是在u盘之后,他却不再搞发明创造,而是忙着跟数码公司打官司和收租,如今更是早已退出企业家圈子,成为一名咸鱼包租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商将锦囊就来带大家走进邓国顺的创业故事。

懒惰是灵感的来源

1967年,邓国顺出生于湖南石门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邓国顺早年的经历十分励志,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他靠着勤学苦读考上了中山大学,凭借知识走出了大山。

邓国顺属于理科人才,在大学进修的专业也是计算机相关。在1989年大学毕业后,也是理所当然地进入了IT领域工作,就职于联想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联想就已经颇具规模,而邓国顺也作为人才被送往新加坡交流学习。也正是此次新加坡之旅,让邓国顺成为了u盘之父。

其实邓国顺的专业和u盘其实没啥关系,他的工作是软件开发。不过俗话说懒惰就是人类进步最大的动力,邓国顺能够捣鼓出u盘,正是源于他对传统电脑硬件的不耐烦。

原来,在一次工作时,邓国顺需要用到软盘在两个电脑之间转移数据,结果当时新加坡的天气特别潮湿,软盘又是个特别怕潮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邓国顺操作不慎的情况下导致好几张软盘里的数据全部报废,气的他破口大骂。一般人面对这种情况,骂几句也就算了,然而邓国顺却咽不下这口气。

他立志要搞出一种容量大,不怕潮。还能随身携带的存储工具。90年代电脑的存储工具无非两种,一种是把邓国顺气的吐血的软盘,另一种就是刚刚兴起不久的光驱。

在1993年时光驱其实已经正在慢慢取代软盘了,当时的光驱存储容量往往已经能够达到1gb以上,是普通软盘的几百倍,很多人也因此认为光驱就是移动存储的最终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邓国顺可不这么想,在他眼里光驱也照样漏洞百出,比如盘面容易受损而造成数据丢失,以及圆盘外形不适合便携等等。

他希望设计出一种兼具软盘的便携,和光驱的容量的存储工具。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鱼和熊掌可不好兼得,并且邓国顺也不是硬件方面的人才,起初他对于如何搞出成品根本没有头绪。不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并不需要从头做起研究硬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一些现成的硬件稍作改装,或许就能成为新发明。当时邓国顺冒出了一个想法,他心想能够兼具容量和便携的东西就是数码产品自带的存储硬件。

如果能把存储抠下来作为独立的设备,不就成了他心目中的便携存储工具了。当然,邓国顺的想法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

因为当时的存储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必须一直维持通电状态,一旦断电数据就会全部丢失,时刻保持通电又和便携这个特性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买了好几个mp3做实验,足足玩坏了8个闪存之后,终于做出了自带纽扣电池的便携闪存,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u盘。

这个小玩意虽然只有8MB的容量,但已经证明了邓国顺理论的可行。此时的他似乎只需要申请专利,投入生产,就能靠着新发明大赚特赚。

但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自己没钱。说来尴尬,作为高薪人才的邓国顺来到新加坡以后其实没存下多少钱,开公司更是别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他想靠u盘专利赚钱,就只能把专利卖给别人,邓国顺显然不甘心这么做。不过企业家想创业,缺钱从不是问题,找人融资就行了。

1999年邓国顺和师兄成晓华回到了中国,共同创立了朗科科技。为了融资,邓国顺带着自己的u盘产品跑到各大数码产品发布会上混脸熟。

很快日本的东芝株式会社看上了他俩的产品,表示愿意投资。在拿到金主的钱之后,朗科科技就迅速投入生产,大量的u盘开始进入市场,很快就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就在邓国顺的事业看似要走上正轨的时候,搅局的却来了。

大战之后彻底躺平

原来,u盘的原理并不复杂,很容易就能被逆向研发然后仿造。此时有不少数码公司未经邓国顺许可就开始私自生产u盘出售。

当然,如果这些公司都是些小作坊那还好办,但偏偏干出这种缺德事的还都是大企业,包括美国金士顿、日本索尼等大厂,邓国顺想要在这些巨头面前讨公道可不太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国顺不甘心自己的发明被大厂抢了去,并且自己背后也有东芝这个金主,于是他就开始不断跟各大IT巨头打官司。

在这些巨头的构想中,他们本身理亏肯定会败诉,但他们可以一直拖着官司,等到败诉之后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但他们没想到邓国顺是个铁头娃。

他将打官司当成了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在各种渠道控诉这些大厂的侵权行为,让这些大厂的名声顿时臭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邓国顺不知疲倦的敲锣打鼓下,搞侵权的大厂们算是怕了这个太能折腾的大爷,纷纷承认邓国顺的专利,并且承诺以后生产u盘都会给邓国顺专利费,这才让邓国顺罢休。

当然,邓国顺并不是没有损失的,在常年跟人打官司的期间,他创业和发明的斗志被慢慢磨灭,打赢官司后他更是发现自己只靠专利就能躺着数钱,就更没了继续折腾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邓国顺u盘专利的有效期是20年,如今期限早就过去,他的朗科科技的股份也被他不断主动减持套现,邓国顺只想着赶紧拿钱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邓国顺的身上已经看不到什么创业者的影子了,他唯一的营收就是朗科科技给股东的分红,以及腾讯租了他的一栋大楼,每年给他6000多万元的租金。

不过邓国顺此倒是十分满足。他不用操心企业管理,不用头疼消费降级,只要腾讯还在租他的房子,他啥也不干每年就有千万净收入。如此看来,这也倒是个轻松又惬意的结局。

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