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0 日消息,据网易财经报道,58集团在新华英才网上挂出虚假或已停招职位,以收集大学生简历,高价卖给培训机构。

(图为网易财经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网易财经微博)

据悉,在58集团出售的大学毕业生简历中,单份简历报价在30-2000元不等,其中博士生简历价格高达约1500元/份。
知情人士透露,2021年10月至今,58集团售卖简历的营收金额高达200万元。

58集团被指虚设职位收集简历再出售

据媒体报道,根据一份从58集团内部获取的资料显示,58集团假借招聘之名,收集学生简历,高价卖给培训机构,58集团再从中收取返佣。据悉,在58集团出售的大学毕业生简历中,单份简历报价在30-2000元不等,其中博士生简历价格高达约1500元/份。借此方式,58集团一年牟利超过200万元,近20家企业与其合作采购简历,包括某巨头物流公司、饮料行业独角兽及企政单位。

就在9日当天,58同城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今年上半年58同城已经封禁违规招聘者账号超37万个,拦截风险登录次数超4950万次,删除高位招聘帖超2077万个,预警招聘易受骗求职者271万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卖”简历行为或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第二十一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不过58同城方面否认了这一爆料。58客服对此称,58不会向任何人提供任何信息,也不会倒卖信息,不会存在任何的违规、违法操作。

多家招聘平台曾被曝光类似问题

这并非国内招聘平台首次被曝光存在违规收集简历、泄露个人信息等问题。

2019年5月,北京警方破获巧达科技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据介绍,这家企业非法从正规招聘平台上爬取简历数据超过2亿条,并将数据开发成产品卖给用户,用于教育培训、保险、招聘等行业。

2019年7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经查,无业人员郑某伪造企业营业执照并提供给智联招聘工作人员,获得企业会员账号,从中取得16万余份个人简历,然后对外出售。

2021年3月,央视“3·15”晚会点名曝光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求职者简历被售卖问题。节目播出后,三家平台先后对此回应称将彻查事件并作出整改。

2023年6月,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也曾曝光一家名为“广州巴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机构违规从互联网上大量爬取招聘信息并对外发布,以获取求职者简历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求职简历安全问题,相关招聘平台和公司应足够重视,加切勿因小利,”砸了“自己的招牌。斩断伸向个人信息的“黑手”,互联网招聘平台责无旁贷。

如何实现对个人数据保护?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我国针对网络安全和个人数据安全的保护,早已有所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已陆续出台。但随着个人数据安全保护形势的不断严峻,还需要立法和行政机构在实体和程序上,制定出台更加详尽的法规和条例,同时也需要各级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和惩罚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除了要严格遵守采集用户个人数据的相关规定外,要从源头进行管控,严格对用人单位的审核流程,将那些“李鬼公司”“陷阱招聘”拒之门外。也要加强对第三方获取用户数据目的的审查和使用用户数据行为的监管。

一旦企业数据遭到泄露,就不能轻易的恢复,这也是泄露事件更为严重的原因。企业应强化数据管理,保护数据隐私。

01

未经数据平台方的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得随意抓取、使用数据平台方的数据;

02

未经用户的二次授权,不得随意使用敏感类数据,如通讯录等信息;

03

未经用户同意不得随意将敏感类数据分享给第三方。数以亿计用户的合法权益能不能得到保护和尊重,决定了互联网产业是否可以健康发展,互联网企业是否可以稳健成长。

04

通过定期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的办法有效堵塞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从而满足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指标,提高操作系统的防御能力。

05

部署SSL证书,使用HTTPS加密传输协议。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对网络连接进行加密,防止传输数据被他人窃取、窥视或篡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互联互通的全球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产。只有提升对数据价值的认识,对数据存储、使用和管理的方式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置于企业战略的核心,同时建立有效的数据保护策略,方能保障企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