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一场场“及时雨”为人们送来清凉。惊喜的你可能想不到,7000米高的云层中有一个“使者”耗尽“生命”,幻化成雨飘洒下来。

为人间送来“及时雨”的“使者”名叫“防雹增雨火箭弹”,很少有人见过它的真容。在此,就让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听听它的自述。

  为雨而生

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谁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子弹头的“发型”,修长的身材,傲人的小蛮腰。尾巴插上“小翅膀”,能让我一飞冲天,身穿军绿色的外套,江湖人都叫我“小炮弹”。其实,我的真名叫“防雹增雨火箭弹”。

体重2.4千克,身高90厘米,直径5.6厘米,我的身材堪称炮弹界翘楚。还不知道我的长相?那你见过真子弹吗?把它放大50倍就是我。

我的诞生充满着爱和希望。“爸爸妈妈”小心翼翼组装我的身体,脑袋是战斗部,脖子里藏着自毁装置,腰身是个发动机,尾翼助我安全起飞。就这样,我在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出生”了。

我的脑袋里藏着催化剂,主要成分是碘化银,可以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冰,落地的过程中融化成雨滴;发动机是我的风火轮,我能飞起来全靠它,推进剂可以让我飞上7000米的高空;尾翼是我的导航系统,最大作用是保证我安稳飞行,对准目标不至于偏航;完成使命后,我会启动自毁装置,整个身体呈松散纤维团飘落,以免掉下来砸到人。

我不光有帅气的外形,作用也很大。如果遇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我就会登场,瞄准一片云彩,挥一挥衣袖,给人间带来雨水、播撒清凉。

我承载着生的希望,百姓盼我带来“生命之水”,干涸的河床盼我帮忙“解渴”,种粮大户盼我帮忙浇灌农田……

  四处追云

我“出生”时,随身附带了一张二维码,它相当于我的身份证,只要用手机一扫就能查到我的出生地、时间、性能以及储存注意事项。

我被放进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面有9个长相跟我差不多的“孪生兄弟”。我和他们一起,踏上“追云逐雨”的征程。我们被装上特殊的装载车,前往目的地。有些“炮弹”在车里摇摇晃晃,要待好几天,有些“炮弹”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大炮弹”被运往地域辽阔的地方,“小炮弹”的行程要短一些。

到了目的地,我就和兄弟们登上“小皮卡”,车身挂着“人工降雨作业”警示牌。车后是豪华的“软卧”,我们躺在里面齐唱《向云端》。上山、跨河、闯森林……虽然我们跑的路多,但也不是哪儿都去。发现了合格的云,我们才会开启“向云端”之旅。

云朵一直飘,我和兄弟们随云而动,有时候明明看着一大团云往东边移动,过一会儿突然转向南边,上个天真不容易。

瞄准目标后架好“火箭炮”,我和兄弟们被装入“炮筒”,一起对准7000米高空的云朵,做好冲锋的准备。

不是每一片云都能吸引我们上天,“积极向上”也是有条件的,首先天空中要有厚度大于2公里的云系,其次云系里要有一定的过冷水(低于0℃而不结冰的水),最后云中水汽供应要充足且有上升气流,满足这3个条件的云才是我们的“梦中情云”。

此外,还要遵守发射规则。我们上天之前需要征求相关部门同意,申请空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发射才行。

一边等待空域管理部门批复,一边寻找合适的云系,发射的时间也许在下一秒,也可能是几天后。我和兄弟们铆足劲,时刻准备上天。

  化云为雨

终于要上天啦!不过几秒钟的时间,我就飞到了心驰神往的云层中。风驰电掣间,我脑袋里的催化剂和云层发生反应,碘化银让云层中的冰晶慢慢膨胀,增大到一定程度开始下坠,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地面变得湿润,空气中传来泥土的芳香。

哎呀,身体好痛啊!原来是自毁装置在发挥作用,这滋味可不好受。我的四肢不受控制地开始分崩离析,五脏六腑被撕成碎片,慢慢向下飘散。有一瞬间,我感觉灵魂都在飘散。

我的生命迎来了终点,但我并不感到遗憾和悲伤,有时候生命的结束代表着又一种新生和希望。最后再让我看看这大好河山,农田里的裂痕慢慢修复,喝饱了水的稻穗随风摇曳,“病恹恹”的花草恢复生机,一群小孩在雨里奔跑高呼“下雨了”……

突然,我仿佛听到有人在说话:“谢谢你啊,‘小炮弹’。”

我用尽全身力气向大家挥手告别:“再见!”

◎文/李柴薇 全媒体首席记者胡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