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胆结石均属于肝胆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二者的发生发展与我们日常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大多数朋友在没有生病前并不注意个人生活状态是否健康,待确诊某些病情后方才开始保健。发生胆囊炎胆结石后,我们可能出现自觉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相关症状,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均需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注意饮食习惯,多可缓解上述症状,从而降低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下面为大家介绍胆囊炎、胆结石的饮食原则。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吃饭切忌过饱

吃饭切忌过饱

吃的太饱对胆囊炎、胆结石患者来说,可能加速机体胆汁分泌速度,胆汁含量增加将导致胆囊收缩从而不利于病情控制。因此,胆囊炎、胆结石患者日常饮食以七分饱为宜,若条件允许可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从而避免胆汁过度分泌所致不良后果。在入睡前4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降低夜晚胆囊负荷量,对疾病的控制有积极意义。

食物要少油

食物要少油

猪肉、动物内脏等油腻食物吃多了可能提高机体胆固醇水平,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可能因此导致胆囊收缩,加重相应症状。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平时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食油腻食物。花生、杏仁、核桃等坚果类也是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种类,应控制进食量。

早餐要吃好

早餐要吃好

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不吃早餐,空腹时间过长,胆汁分泌情况随之受到影响,胆汁中胆酸含量随之下降,而其中胆固醇处于饱和状态并在胆囊中沉积、结晶,最终引发结石。

因此,平时我们不仅要强调吃早餐,还要强调吃好早餐。坚持吃早餐能够促进胆汁流出,降低夜晚贮存的胆汁粘滞度,胆结石发病风险随之下降。早餐应注意膳食营养、多样搭配,在补充机体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可有效预防及控制胆囊炎、胆结石病情。

甜食不多吃

甜食不多吃

在身体健康时偶尔多吃点甜食问题不大,但若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多吃甜食,则可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导致机体积累胆固醇,从而引发结石或加重胆结石病情,不利于身体健康。

补充蛋白质

补充蛋白质

及时补充蛋白质能够使胆囊收缩、排空,胆囊中胆汁停留时间随之减少,有利于降低胆囊炎、胆结石发生风险或控制病情变化。建议每晚喝一杯热牛奶,此举不仅有助睡眠,还可定时收缩胆囊;早餐一个鸡蛋也是同样道理。

主食要控制

主食多属于碳水化合物,具有易消化、易吸收等特点,进食主食不仅能让我们尽快缓解饥饿感,增加饱腹感,还能够补充日常获得所必须的热量。但对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而言,主食虽然对胆囊的初级作用较弱,但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胀,因此建议此类患者每日控制主食摄入量在300~350克为宜,且应尽量选用以淀粉等符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作为主食,如面粉、米饭、薯类等。

文/孙云霞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