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大学问家,他曾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说法,那就是华夏历史上共有两个半完人,或者说是两个半圣人。

第一个圣人是孔子应该没有异义,而半个圣人,梁启超认为曾国藩可以担当。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第二个圣人的桂冠他没有给一直以来与孔子并称的孟子,而是戴到了大明王朝的王阳明的头上。

梁启超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之人,其认定的圣人王阳明也是超出群伦之辈。

他不但在幼年时就提出学习应当做圣人的豪言,而且后来在苦难中“龙场悟道”,直至写了《传习录》,提出“知行合一”,创造阳明心学,最终成圣。

当然,王阳明在新婚之夜,竟然因为向道士学导引术而入迷,最终错过了吉时才返家一事也成为人们的笑谈。

不过王阳明对此却不以为意,他只是牢牢记临别时,道士说的那句预言:20年后再相逢,这句话也确实应验了。

奇闻:新婚夜不入洞房却住道观

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王阳明,只不过是以名号示人,因为他自称阳明居士,开创的学院称为阳明学院,因而历史上一直以王阳明尊称他。

实际上他最初名叫王云,幼年时期却是以不能开口说话而闻名乡里。

在家人都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位饱学之士提出一个有趣的说法。

他表示:云是说的意思,王阳明不能开口说话,就是与这个云字有关,因而得改名。

王阳明祖父一听,此言有理,就给他改名为王守仁,结果奇迹真的出现了。

王阳明不但开口说话,而且还背了一大段经典语录,震惊全场,当然家人是喜出望外。

从此,王阳明就表现出惊人才赋,与私塾老师辩论“读书为什么”的千古论题,并且当场不认同读书最终目标是科考的论断,他表示读书终极目标应该是成圣人当贤者。

虽然私塾老师认为他异想天开,可是王阳明按照自己的想法一路走了下去。

他虽然体弱多病,然而却坚信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步行四方,访僧问道,积累学问。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当王阳明年满16周岁的时候,他就奉父亲王华的命令,从京城到江西南昌迎娶自己的妻子诸氏。

古人讲究门当户对,王阳明父亲王华是状元出身,而诸氏的父亲诸养和也官居江西布政参议,相当于厅级干部,并且王诸两家还是表亲。

比王阳明稍小的诸氏相当于他的表妹,因此才定下了这门娃娃亲,而且王阳明是到岳父家里成亲,这也算是一个奇葩之事。

由于所有的琐碎事项都由岳父母代劳,因此王阳明只是在岳父家里稍事休整,就开始在南昌寻幽探胜,玩得是不亦乐乎。

在此期间,他听闻附近山上有一座传承久远的铁柱宫,于是他决定要去好好看一看。

在结婚大喜之日的头一天,无所事事的王阳明独自来到铁柱宫。

在这座道观里,他遇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

王阳明对老道士极为尊敬,上前打个稽首:“请问道长仙乡何处?高寿几何?”

老道士一拂长须,睁开双目打量一番王阳明,微微一笑:“贫道乃是来自蜀境,今年虚长96岁。”

一听这是一位近百岁高龄,而且身体还如此强健的道长,王阳明不由得更加尊敬,再次低首一拜:“请问仙长尊讳?”

老道士哈哈一笑:“俗家名字久已忘记,现在人们称我为无为道长。”

一番交谈之后,老道长看出王阳明道心坚定,只是体质太弱,于是说道:“老道有一套导引术,习之可以长生久视,不知你是否肯学?”

王阳明早有学道之心,并且身体孱弱本就是他的一个短板,闻听此言,立即欣喜地向道长请教。

老道士毫不藏私,向他倾囊相授,王阳明确实颇有道心,一听之后大有心得,很快入定。

可是这一入定,时间长了一些,第二天正是王阳明和诸氏大喜的日子,结果新郎官却找不到了。

全家人都散出去寻找,好在家里人知道这个女婿喜欢游山玩水,寻僧访道,也就没有太担心他的安危。

直到太阳落入西山,王阳明才从入定中醒来,一问老道士原来已过了一夜。

他想到今天是自己娶妻的日子,才着急起来,站起身想要赶回诸家。

无为道长将王阳明送到道观门前,然后对王阳明说了一句话:“小友,20年后我们会再次相逢,届时再叙。”

王阳明由于急着回去,也就没有多想,只是和老道士相互拱手道别。

等王阳明回到岳父家里,早就过了吉时,好在一家人已将王阳明看作家庭的一分子,谁也没有舍得多说他什么,而诸氏对他更是百依百顺。

当然仪式不能没有,于是重新走拜堂成亲的流程,夫妻对拜送入洞房,这才将昨天放新娘鸽子的事圆了过去。

相携相伴终生恩爱

之后的日子里,夫妻二人同进同出,极为恩爱和谐。

按照双方父辈的约定,小夫妻要在南昌住一年,之后王阳明就要去京城参加科考。

别看他认为读书应该是成贤作圣,可是现实生活里也得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是需要银两的,于是他不得不踏上这条人生之旅。

虽然后来王阳明强得简直要上天,可是科考他却连考两把都没中,一直到27岁才考中进士。

在这11年里,诸氏一直与他生活在一起,两人举案齐眉,别提多恩爱。

然而却有一件遗憾的事,那就是诸氏的肚子一直平平,没有动静,这可急坏了双方的父母。

好在诸氏对公婆是绝对的孝顺,而王阳明思想极为开明,将道家的无为思想理解得相当透彻,加上两人又极为恩爱,这事也就一拖再拖。

1506年,对于王阳明和诸氏都是一个大坎。

当时王阳明由于为受冤好友仗义执言,结果得罪了执掌锦衣卫的大太监刘瑾,不但被打了40刑杖,还被投入了大牢。

1507年,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当个小吏,他起程时得到朋友的消息,刘瑾将派人在半路截杀他。

于是王阳明一路上小心谨慎,躲过多次暗算,并在杭州钱塘江边伪造了自杀现场,又是在墙壁上题绝命诗,又是在江边把衣帽都脱干净,仿佛投江一样,而自身却躲在一艘小船里顺流而下,终于骗过了刘瑾的人。

当他化装易容来到福州后,实在受不了旅途的煎熬,打算在这里好好放松一下,他就到一家寺庙里游玩。

在这里他碰到了一名老道士,王阳明极为奇怪,道士进和尚庙,这可是很罕见,他就多看了几眼。

结果这一看,这个老道很眼熟,那不是铁柱宫的无为道长么?

当然,无为道长也看到了王阳明,于是在异乡两个曾有一面之缘的人就笑着走到了一起。

无为道长哈哈一笑:“小友,我们又见面了。”

当然这时王阳明也想起当年无为道长的话,不由得对这个年过百岁的老道士高看了一眼:“道长真是神机妙算,在下佩服。”

随后,无为道长给王阳明算了一卦,告诉他要在贵州蛰伏数年,然后就会否极泰来,王阳明就精神十足地去贵州龙场赴任去了。

而这时候他的妻子诸氏听说丈夫被贬到了贵州,不顾路途艰险,一路颠簸来到农场,陪着他在这里硬是住了三年多。

两人在那里自己建房、开荒、种菜、养鸡,象一对农家夫妇一样生活,两人不以为苦,反而甘之如饴。

同甘共苦,让两人的感情更加稳定,后来王阳明得到起复,很快就升到吏部考功司郎中的职位,这时他已是年届四旬。

在双方父母的多番督促下,两人只得过继一个孩子,以继承王阳明一脉的香火。

直到诸氏年过五十,因病过世,王阳明也没有动过纳妾的念头,两人一直恩爱到终老。

文成武就各有千秋

王阳明是文臣出身,然而其军略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

他在青年时代,就曾经孤身到关外,实地踏查地形地貌,他也曾经与人演练军事,并且让别人刮目相看。

当然在实战上王阳明更是无出其右,当时江西部分地区匪患无穷,中部和南部盗贼蜂拥四起,前任巡抚无力治匪,只得病退。

王阳明受朝廷委托,到江西治匪患,他先是用计将官府中的盗匪耳目肃清,然后再探清盗匪的虚实,最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他用了两年时间,将江西多年匪患彻底平定,被人称为战神,当然对他恨之入骨的盗匪则称他为“狡诈专兵”,真是“诡异”之徒。

随后宁王又起兵反叛,全国上下动荡不安,王阳明没有等待朝廷大军,而是巧妙设计,宁王以为他手里有八万精兵,以至于宁王首尾难顾,在迟疑之间丧失良机。

最后被王阳明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宁王被迫回兵,双方在鄱阳湖大战三天三夜,宁王兵败被捉。

由于太监弄权,王阳明的功绩没有得到明武宗的承认。

但是无可否认,正是因为王阳明的孤勇奋战,才让江西人民免遭战乱之苦。

虽然武功不凡,然而最让王阳明得意的,却是他在心学方面的成就。

他在龙场期间,由于生活困难,与以前的春风得意相对照,让他顿悟人生之道当在于自身和本心,根本不需向外界求索,因而自创阳明心学,将“知行合一”理念发扬光大。

为将自己的理念传播出去,他在龙场以几座草堂为基础,创办龙冈书院,他带领学生深入实践,讨论“知行合一”要旨,并提出“致良知”理念与成圣之关键。

从龙场起复后,他到庐陵任知县,又在白麓洲书院、青原书院讲学不缀,在他离开庐陵后,他的学生又盖起了一座阳明书院,继续宣扬阳明心学理念。

阳明心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王阳明本人却已走到人生的尽头。

1529年初,57岁的王阳明病逝于返乡的木船上,当时有数位弟子守在他的身边,他微笑着说出了自己的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文/蓝风烛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