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19向中国医师致敬

“医”声誓言 一生坚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王嘉译 实习生 张馨月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大河健康报联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推出“医声·医誓”特别策划,走近6位不同学科领域的医者。

他们或是“以手术打天下,在刀尖上起舞”,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或是学成归来,在世界舞台发出河南“强音”;或是勇攀高峰步履不停,摘取医学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一起聆听他们的动人心声与不变誓言。

本文受访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梅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负责人纪妹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斌

#大河健康报8月18日头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王梅云:精准治疗影像先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国内首位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国际医学磁共振学理事会理事……

一张张闪亮“名片”的背后,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医学影像科主任王梅云用实际行动将更多医学福音带给患者的决心。

❤ 精准诊断、科学治疗是医者的职责所在

谈及众多的荣誉,这位“影像界女神”云淡风轻地简要概括。她认为,作为医者,给患者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做出更精准的诊断,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是职责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后,王梅云婉拒了导师让其留在美国发展的建议,怀揣着反哺家乡的信念,毅然于2008年作为海外优秀人才从哈佛大学被河南引进回国,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工作。

“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影像工作越来越多地在诊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直接决定了治疗方案,也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悲欢。”王梅云说。

多年来,王梅云致力于重大疾病医学影像诊疗与研究工作。身为海外高端医学引进人才,她跟国际上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家乡河南医学影像学科的高质量发展,第一时间把国际前沿技术引进到国内,在神经调控无创治疗、功能和分子影像新技术、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在影像科就能把病人治好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谈及从医以来的“大事件”,她说,莫过于牵头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组成多学科治疗团队,在国内首个开展帕金森病震颤的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也称“磁波刀”)治疗。这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不仅为病人减轻了痛苦,还节省了后续开支。

“不用开颅,无需麻醉,在影像科就能把病人治好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王梅云自豪地说。

“面向未来立足当下,为提升中国医学影像界的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王梅云坚定地说。

02

纪妹:手术量超两千台

唯热爱可抵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做了6台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明天全天门诊……”晚上11时,刚回到家的纪妹语气略显疲惫。

正是靠着这股拼劲儿,让这位“以手术打天下,在刀尖上起舞”的术者成为华中地区第一个取得达芬奇手术资质的妇科医生,成功开展国内首例机器人VNOTES子宫切除术、华中地区首例达芬奇机器人各类术式等,填补了国内及省内妇科微创领域的多项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从医34年个人年手术量超两千台

2019年,一纸“宫颈癌”诊断让年仅20多岁的小高陷入绝望,辗转多家医院均建议子宫切除。后来,小高慕名找到了纪妹,在充分评估后,纪妹认为患者具备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证,决定为她实施“达芬奇机器人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

手术非常成功,恢复1年后小高自然受孕,宝宝足月分娩,母女平安!直至现在,小高复查、随访的各项指标都正常,肿瘤无复发。“宝宝如今快三岁了,每当我看到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画面,成就感油然而生。”纪妹说。

从医34年的纪妹已成功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2500余例,数年来机器人手术量均位居全国妇科前列,个人年最高手术量达2236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未来可期因热爱而聚、向心而行

作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负责人、郑大一附院国家卫健委妇科内镜四级手术培训基地主任,纪妹在科研、教学方面也倾注了很大精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SCI期刊及《中华妇产科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医疗机器人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是妇科未来的发展方向。路已经蹚出来了,往后我会把临床经验倾囊相授,让学生们少走弯路、早日成才!”纪妹说。

03

杨斌:天天心脏焕新之极致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来到医生办公室第一次见到杨斌时,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显示屏上的检查结果,点头示意后便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放心,问题不大!”杨斌的一句话让身后的患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初心:一心想把复杂的心脏手术做下来

作为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郑州七院”)副院长、心脏移植中心主任,杨斌让成千上万名生命垂危的患者重获“心”生。

从医27载,从出生仅1天的襁褓婴儿,到95岁的鲐背老人,杨斌都全力施救。

杨斌的一天可以说是三点一线——病房、手术室、实验室。至于时常泡在实验室的“怪异”行为,杨斌解释道:“实验室是验证所学新术式的最佳去处,有些动物的器官系统与人体对应系统的相似度高达90%,心血管系统的吻合度相对更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斌自2011年担任郑州七院心外三病区主任以来,共独立完成心血管外科手术3000多例,总死亡率不超过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挑战:5年230例心脏移植手术顺利实施

杨斌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勇攀心脏外科医学高峰步履不停。在征服了心脏外科诸多高难度技术后,他的目光又投向了心脏移植,这项被誉为器官移植“金字塔塔尖”的技术。

2018年4月15日,杨斌带领团队成功实施了河南首例独立自主的心脏移植手术,于心脏一停一跳间,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短短5年时间,郑州七院成功开展心脏移植230例,位居河南第一、全国第三。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救心人”杨斌在他的微观世界里做着最宏大的探索,将点滴进步做到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河健康报8月18日A03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位新老读者:

因为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规则的改变,导致很多粉丝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更新文章。为防走丢,建议您:

1.点开大河健康报(id:dhjkb999),点击右上方“三个点”(•••)

3.出现“黄色星标”后,以后文章都会第一时间发送到您的手机。

关注大河健康报,求医问药健康防治全知道。

动动小手,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温馨提醒

如您有需要,可进群咨询获取医药健康知识、健康管理、寻医问药等健康服务。扫码入群,获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安 伟

编辑丨刘广辉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