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备受关注的国产MOBA手游《曙光英雄》突然在各大社交平台掀起了轩然大波。短短几日内,其微博话题阅读量从5.7万次暴涨至惊人的2834.3万次,引发了业界的热切关注。有人甚至把这一事件吹捧成了“MOBA圈地震”的级别,大肆预测《曙光英雄》将以其迅猛的声势和下载量,对国内MOBA竞技手游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然而,这种高调的言论是否有些过于夸张呢?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像其表面上那么惊人。虽然微博话题阅读量确实高达2834.3万次,但总讨论量却仅为6351条,并且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一场炒作热潮,似乎即将落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怀疑的是,《曙光英雄》这次所谓的“碰瓷”事件。回顾该游戏的历程,自2020年11月上线以来,一直处于相对平淡的状态,未曾推出引起较大声量的活动或福利。因此,这次突然爆发的声势,引发了人们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曙光英雄》的开发公司“竞技世界”在Z世代中并不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老一辈玩家中却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因为其多年来推出的棋牌游戏产品。而与棋牌游戏截然不同的《曙光英雄》作为一款MOBA竞技类游戏,在游戏内核和运营机制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或许是其三年来不曾引起大范围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款游戏会在短短几日内突然迎来如此大规模的热度激增?一些人甚至在赞扬《曙光英雄》的高游戏性和人性化匹配机制的同时,还在贬低《王者荣耀》。然而,从一些玩家的真实反馈来看,他们对《曙光英雄》的评价并没有像炒作中那般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与其说这是一场“大器晚成”,不如将此次事件看作是一场有预谋的营销碰瓷。借助《王者荣耀》的知名度来实现短期内的收益,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王者荣耀》并非第一次遭遇碰瓷,而且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游戏界的碰瓷事件时有发生,比如前不久有关某皮肤“模仿”《王者荣耀》的事件,甚至新英雄“云缨”也曾被指责抄袭。然而,玩家们通常会以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些争议,直接回应“一点都不像”。

作为国内 ja国际MOBA手游的领军人物,《王者荣耀》周围的争议从未停止,其巨大的流量也成为其他厂商争相觊觎的目标。碰瓷、强贴等多种营销手法不断涌现,但《王者荣耀》似乎早已建立起一套应对机制。

然而,《王者荣耀》的吸引力不仅仅在于其市场反应,更在于其深刻的内涵。从游戏初期就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角色、台词和世界观无不流露出传统文化的痕迹。游戏还与北大历史系合作,创造了“长安赛年”活动,将盛唐文化元素重新演绎于虚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