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对流活动尤为活跃,在多个省份时不时突袭轰炸。例如8月18日下午,从雷达图上可见,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小规模但密密麻麻的强对流云团涌现,显示出猛烈的散装暴雨正在我国南方多地“随机”洒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大范围华西秋雨将在8月下旬出现

但和一般年份的主汛期暴雨不一样,最近几天的散装雷雨,基本都在东部和南方省份下。比如8月17日-8月18日的降水监测数据上可见,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都出现了点状的大到暴雨区。实际上,这些点状暴雨区雨势猛烈,暴雨降下时往往伴随着黑漆漆的乌云,震耳欲聋的炸雷和狂风,甚至于还有局部冰雹和龙卷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副热带高压的弱势——8月18日上午8点的天气分析图上可见,台风兰恩已经汇入滚滚西风之中并停止编号,但经过兰恩在日本海这么一搅腾,上游扭曲变形的西风带最终挤出一个冷涡南下华东,直接把副高给切断了,华东华南近期激烈的强对流也是拜其所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中认为,从8月下旬开始,随着副热带高压形态的变化,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水汽输送形势也将发生转变——从预测上看,8月24日前后,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江南多地,四川盆地一线的西南季风水汽通道将打通,这样一来,华西地区将迎来一次大范围的秋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大范围暴雨预报出现

首先,我们来看看华西地区的降雨背景。华西地区是指包括四川、重庆、贵州、甘肃、陕西等省份在内的中西部一部分地区。这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之一,便是秋季有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称为华西秋雨。华西秋雨一般出现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退却,暖湿气流推进与西北冷空气相遇而形成的。华西秋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台风、梅雨锋、高原低压等,最晚可以持续到11月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上看,此次秋雨过程是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原槽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造成的,其中西南季风水汽输送的增强是导致强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超级计算机的模拟结果,在8月下旬,四川、重庆、陕西等地将出现一轮大范围的强降水事件,其中8月24日起将进入秋雨集中期,比如8月28日的24小时降雨量模拟可见,陕西南部、四川东部和南部、重庆中北部将出现大范围的大到暴雨,四川东北部局部可能达到大暴雨级别(100毫米以上),甚至局部划出了200毫米以上的雨区,意味着局部雨量可接近特大暴雨级别(250毫米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气象台的降水预报中也指出,8月24日前后,四川盆地的暴雨将迅速增强扩大,包括成都在内都可能出现大范围的暴雨。强降水虽然将给华西地区带来明显的降温效果,但也会增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风险,尤其是在四川盆地边缘的山区地带,需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而盆地内也可能因为暴雨而导致河流水位暴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随着立秋节气已过,处暑节气都快要到来,今年的华西秋雨也要像往年那样到来,目前预计将在8月下旬开始出现。根据超级计算机的预报模型,从8月18日到8月28日,华西地区将出现大范围的降雨,其中四川、重庆和陕西将形成一道普遍200毫米以上的多雨区,局部累计雨量可能超过500毫米。这样的降雨量对于这些地区来说是非常猛烈的,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次生地质灾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防范和减轻洪涝灾害的危害,大家建议以下几点:

- 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了解降雨和洪水的动态。

- 避免在山区、河岸、低洼地带等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方停留或居住。

-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尤其是在暴雨期间,避免驾车或步行穿越积水路段。

- 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和应急准备,如备好食物、水、药品、手电筒等。

- 如遇紧急情况,及时拨打119、120等求救电话,或向周围人员求助。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博客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华西秋雨带来的影响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