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Folyd E. Toole博士所著的《声音的重现》,他在里面有非常多的真知灼见,非常值得从事声音重播产品的工作者和爱好者去读一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如果你去读了原文。你可能会发现--现在很多的所谓科学派,很多人都在打着他的旗号,贩卖自己的私货,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收割)。比如自己在前几个微头条所提到的,Toole并没有完全否认线材的作用,那怕是对作用相对较小(尤其是他那个年前的高灵敏度为主的音箱)的喇叭线。而对于其它的音频线材并没有提及,而对于数字通信和接口以及所用线材,Toole博士说道“是一个不同且日益复杂的问题,超出了我的讨论范围”。

什么线材无用论,哪来的权威否定的?根本没有的事!

另外一个就是对听感和听觉的各种否定和歧视,以至于自己有时都怀疑所谓的科学派根本就不会去听器材,好拿科学来扭盖自己听力不佳的事实的了。但《声音的重现》的作者,科学派的推崇的大佬是各种强调听感的重要性,而且他的听音水平是最好的水平,并强调人类的听觉和大脑要远远胜过简单的测量仪器的。科学老大真是狂打科学派的脸!

虽然Toole强调要以盲听的方式去鉴制器材的优劣,而这是自己一向反对的(原因后说)。但是,当自己阅读完相应章节时,自己很惊喜的发现。网上科学派的盲听和Toole所定义的盲听根本就是两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自己会反对所谓的盲听呢?原因很简单,一是网上很多人所说的与其说是盲听,不如说是猜迷。典型的就是找两根线,分别放几段音乐,听完让你选择是A线还是B线,次数不限,音乐组织方指定,换不换全在组织方。如果错了,就要承认线材无用之类的观点。而哪怕你全对,科学派也可以说是运气好蒙的。总之,什么结果都对他有利。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弄对,那要么声音差异实在太大了,要么耳朵是超级金耳朵。绝大多数人是肯定要玩完的,因此最终结论仍然是:XXX是玄学,没用有。如果你全对,那你就是蒙的,人品极坏!

但这和Toole的要求绝对是背道而驰的!在书中,老先生指出盲听的几个重要的要点(我总结了一下):

第一,听众必须要在无压力环境下去听,他不会因为他的对错、看法受到任何歧视或处罚(像猜迷式的带巨大心理压力的盲听,结果肯定是不理想的,这是我反对盲听的关键原因之一);

第二,盲听应该让试听者自由选择曲目,并不限制音乐类型、听音时长,以及间隔。必须要安排足够的休息以保证听力不疲劳(这是我为什么反对盲听的关键原因之一);

第三,不能瞬切的盲听就是耍流氓(这是我为什么反对盲听的关键之一);

第四:允许试听者采用录音对比等一切有利于分辨差异的方式进行试听,而非反过来(这也是自己反对盲听的原因,网上有众多的录音对比,其实很多都是可以对比出差异的,哪怕是在经过网络压缩之后)。

而这些原则,按自己所看到的网上的盲听实验过程或者是实验的要求,几乎没有一次全部遵守过!个人也认为,网上的某些科学派们从来没有,也不打算遵守他们口口声声的科学派权威的盲听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盲听有意义吗?当然有!但不科学的盲听方式能得到科学的、客观的结果吗?当然不能!但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结果!而这也是自己一贯反对盲听的原因,或者说,自己反对网上科学派所谓的盲听!但我基本上同意Toole博士所提倡的盲听,并认同他的盲听方法是非常科学,能更好的鉴别器材优劣(而非猜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