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康妹儿,你帮我看看喃,

这个指数高了,得不得有事哦?

经常在后台看到大家这样的留言

这一方面说明大家的健康意识强了

(倍感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有异常不一定就是病!

到底体检报告应该怎么看,要重点关注哪些异常?有哪些病是不用管的?今天就拉来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彭旻舸医,给大家好好摆一哈。

部分指标有异常

不一定是病了

1

血压偏高≠高血压

影响血压的因素众多,紧张焦虑、剧烈运动等都可能使血压升高。如何判定高血压,需要连续测量。

使用同一个血压计,测量同一个手臂,通过一天三次,连续测量三天的频率来看。如果收缩压都≥140mmHg和(或)舒张压都≥90mmHg,则很可能确实存在高血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血糖偏高≠糖尿病

虽然血糖是糖尿病的判断依据之一,但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剧烈运动、进食习惯等都可能影响血糖水平,所以也需通过多次检测才能断定。

血糖参考指标:

正常人:空腹血糖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糖尿病人: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提醒:如果多次测定血糖,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升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升之间,属于正常人迈向糖尿病的中间过渡阶段,则称之为“糖尿病前期”

3

转氨酶偏高≠肝病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其正常参考值为0~40u/L。

当病毒感染、药物中毒等引起肝细胞发炎时,谷丙转氨酶就会大量释放入血液,造成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升高。换句话说,只要肝细胞有炎症,这个指标就会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谷丙转氨酶升高,不一定患有肝炎,因为、酗酒、脂肪肝、感冒、口服某些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还需根据患者症状,进行病原学诊断等判断。

4

血常规单项异常≠血液病

在血常规检查中,我们通常只需了解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四项,当指标偏高或偏低的数值与正常值相差不大时,一般属于正常临界值范围,只要身体没出现不舒服的症状问题不大。

如果这4项指标差异较大并伴有不适症状时,可能是早期疾病提示,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常规正常值参考:

血红蛋白(HGB):男性: 120-160g/L;女性: 115-150g/L

红细胞(RBC): 男性: (4-5.5)x1012/L;女性: (3.5-5)x1012/L

白细胞(WBC): (4-10)x109 /L

血小板(PLT): (100-320) x109 /L

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血脂高

体检发现胆固醇偏高,可先在饮食上做出调整并加强锻炼。若改善后依旧不能恢复正常水平,可同步参考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其他血脂指标,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胆固醇正常值参考:

成人: 2.9~6.0mmol/L

儿童: 3.1~5.2mmol/L

检查出来这些“病”

基本不用治

除了指标异常以外,体检也可以直接查出某些疾病,名字听上去就很“唬”人。事实上,有部分疾病,也许根本不用治疗

1

窦性心律不齐——正常生理现象

小康妹儿的体检报告上常年都是这个问题,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被吓了一跳。但是彭医生说,窦性心律不齐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因而被称为“窦性心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窦性心律不齐,是心脏的基本节律还是正常的,只是偶尔会“调皮”一下,发生波动或不齐,这种心律不齐一般是自限性的,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如果出现持续的胸闷,头晕则可到心内科检查。

2

宫颈糜烂——大部分由激素旺盛引发

“糜烂”两个字是不是听着就很可怕!实际上,它只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也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宫颈糜烂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痒痛、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等,但大部分宫颈糜烂是雌性激素旺盛引起的,待激素水平稳定后,就会有所改善。

如果异位面积深而广,或是中度以上的乳头状糜烂等,可能需要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盆腔积液——生理性的可以自行消失

盆腔积液≠盆腔炎

盆腔积液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盆腔积液常见于经期或排卵期,多数无症状,可自然消失,不必进行治疗。

病理性盆腔积液见于盆腔炎或腹腔脏器有炎症时,一般会有下腹坠胀、腰酸、腹痛等不适感,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4

乳腺增生——并不是疾病

乳腺增生比较普遍,大约每10个女性中就有8个女性患有乳腺增生,它是由内分泌紊乱、激素分泌不平衡等引起的,特别是雌激素分泌异常增多,孕激素相对减少时,会造成乳腺腺叶增厚、导管扩张等结构异常。

在医学上,大多数乳腺增生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而不是疾病,一般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乳腺增生通常也不会变成乳腺癌,不必过度担心。

建议35岁以上有乳腺增生者,每年做1次钼钯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心脏早搏——无器质性病变无需担心

2021年3月4日,发表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上,由中华医学会等发布的《早搏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指出,几乎90%的健康人群和心脏疾病患者均可出现早搏。

《指南》指出,如果是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房性、室性早搏,通常无需药物治疗。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房性、室性早搏,首要处理是按照相关指南和规范对基础心脏病进行标准治疗。

「本期科普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简介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执业药师。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痛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性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开展关节穿刺术,皮肤、肌肉活检等诊疗技术。发表各级论文数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 慢慢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摄图网

*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本文为「四川名医」原创,欢迎转载~

需转载请评论区留言或添加客服(scmy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