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以来,美国加紧对我国的围堵。

经济方面,拜登等政府高官频频发声,谴责我国的“经济胁迫”;接着在G7峰会上,在美国引领下,多国声称要共同应对“经济胁迫”,目标直指中国。

军政方面,美国主导下,15国联合军事演习,更是剑指中国。路透社说,“这是参演国家面对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咄咄逼人的态势,通过集体的方式展现力量与团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为什么要围堵我国,为什么老和我们过不去?要理解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必须回到美国的全球战略本身来理解。理解了美国的全球战略,以及全球战略的逻辑,就能理解美国对中国的态度。

这篇文章,将带你全面回顾冷战以来美国全球战略的变化,从中你将发现美国为什么会对中国不友好,以及美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中国不友好的。

01 没有对手的美国

1991年是载入史册的一年。

在这一年初,美国率领北约及其盟友,以雷霆之势压倒性地获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这次战争带给世界的冲击是如此之大,“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

在这一年底,苏联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分崩离析,全球为之震撼。在苏联解体的次年,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启动了“休克疗法”,陷入了长达七年的经济衰退,彻底沦为二流国家。

也就在这一年,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的股市和楼市双双下跌,刺破了日本的经济泡沫,结束了日本经济的繁荣时期,使得日本彻底丧失了赶超美国的机会。

华尔街的金融贵族、五角大楼的战争贩子以及华盛顿的两党政客,他们都逐步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美国正处在一个没有任何对手的时代。”这种意识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了整个美国精英阶层的共识。1997年,克林顿政府发布《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集中表述了这种共识。

02 克林顿政府的战略规划

环顾全球,美国甚至都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对手,这就是克林顿政府最基本的战略判断。他们在报告里写到,“在2015年前,我们不会出现任何类似苏联那样的战略级别的对手。”他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美国的“战略机遇期”。今天看来,这个判断非常准确,甚至连时间都基本吻合。

没有对手的美国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任务,他们要“独霸全球”。他们在报告中指出:美国需要充分利用这一“战略机遇期”,为以后长期独霸全球打下基础。

那么应该怎么利用这个战略机遇期呢?克林顿政府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1)抢占战略要地,获取现实资源。最重要的,是抓紧控制世界主要能源产地和运输路线。要用美国的枪炮,控制主要的石油生产,要用美国的舰艇,“保护”主要的石油运输。因此,控制中东(石油产地)、控制马六甲海峡和波斯湾(能源运输路线),就成了美国的当务之急。(2)针对现实反抗,要迅速打击。凡是发生不利于美国的事件,美国必须迅速有效地回击,绝不手软。目的就是要震慑所有对手,让所有人都不敢贸然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3)针对潜在对手,一方面从内部渗透,一方面加强遏制。这个潜在对手,主要指的就是中俄。美国明确指出,要从内部渗透中俄,促其和平演变,建立亲美政权。同时,要在各种国际事务上遏制中俄的发展。(4)充实军备力量,建立绝对优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美国必须建立天下无敌的绝对军事优势,准备打赢任何战争。因此,不断加强军备,是美国政府的“国策”。

上述报告的出炉,标志着美国两党高层在重大战略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时也标志着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初步形成。

1997-2000年的美国,傲视全球。“那一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叫做对手。”然而,当奥巴马在八年后再次代表民主党入主白宫之时,一切却都已经变了。那么,在这八年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这一切都要从小布什上台说起。

03 反恐谋霸:一厢情愿的小布什

所谓“萧规曹随”,小布什上台之初,仍然延续了克林顿政府的全球战略。2001年9月11日,爆发了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全国同仇敌忾,以压倒性优势支持小布什出兵阿富汗。不到两个月时间,美国推翻塔利班政权。

阿富汗和伊拉克,一东一西,本是中东地区两大反美轴心。突如其来的变故给了美国出兵的借口,而美国又是如此迅速地推翻了塔利班政权。这一戏剧性的结局,让美国觉得全球的战略平衡发生了某种变动。既然美国已经渗透了大中东地区的东线(阿富汗),要么何不趁势攻占伊拉克,在大中东地区的西线也扎下根来呢?更何况现在的伊拉克看起来是如此孱弱,海湾战争后的长期封锁,使得伊拉克被大幅削弱,兼之其内部矛盾重重,在美国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如果顺利占领伊拉克,对伊朗就能形成东西双方的战略包围。在这样的战略压力下,伊朗内部矛盾势必激化,美国就能趁机促动伊朗国内反对派发动伊朗版的“颜色革命”,建立亲美的伊朗政权。如果这一步也能顺利实现,叙利亚在中东地区就会被彻底孤立,美国就能彻底控制中东。中东对美国太重要了。中东不仅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地,还覆盖了全球重要的石油运输路线和海上贸易路线,如果能够彻底控制中东,美国将获得巨大的战略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思路下,小布什政府制定了全新的美国全球战略——反恐谋霸。自此,美国全球战略进入冷战后的第二阶段。按照小布什政府的规划,反恐谋霸战略分三步走。

首先,乘战胜阿富汗之威,迅速攻占伊拉克,完成第一步战略部署。

其后,以伊拉克和阿富汗为东西方基点,控制大中东地区。在东边,以阿富汗为基点,建立军事基地,保持美军在中亚长期的军事存在(以前中亚是苏联的势力范围),渗透中亚各国策动政变,配合北约东扩,挤压俄国战略空间,夺取中亚地区的领导权;在西边,以伊拉克为基地,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并资助伊朗国内反对派,支持其推翻现政权。这一步至关重要,完成这一步,美国将战略包围叙利亚、孤立巴解当局并弱化对沙特的石油依赖。

再之后,将阿富汗和伊拉克建成大中东的民主样板,积极推行大中东地区“民主化”战略,建立该地区的亲美政权联盟。

如果美国顺利完成上述战略部署,美国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态势。能源优势,加上美国的军事力量和遍布全球的盟友体系,美国将成为事实上的世界霸主,成功建立“美国治下的持久和平”。当然,为了“长治久安”,还需要防止中俄等地区性大国的崛起,不时借机敲打敲打。这就是小布什第一任期的核心战略部署,小布什政府也是基本按此操作的,只是效果非常不理想。

反恐谋霸战略需要在东西线分别控制阿富汗和伊拉克,在两国建立稳定的亲美政权,并以此为据点,在东线渗透中亚、挤压俄国,在西线推进整个大中东地区建立亲美政权。然而,美国在东西两线都遭到顽强抵抗。

04 反恐谋霸战略的执行情况:东线情况

在东线,美国推翻塔利班之后,在中亚利用反恐建立了13个军事基地。随后,开展紧锣密鼓地渗透中亚诸国。2003年11月,美国策划格鲁吉亚颜色革命,建立亲美政权。2004年3月,美国推动北约第二轮东扩,波罗的海三国及其他四国纳入北约。2004年11月,策划乌克兰颜色革命,建立亲美政权。再之后,一方面,美国在这些国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并驻军,另一方面推动北约第三轮东扩,拟将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纳入。2005年,美国再次策划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颜色革命。

正当美国做着称霸全球的春秋大梦之时,俄罗斯给了美国当头一棒。最初,普京和美国有过这样的约定:普京支持美国在中亚反恐,但是美国不能在中亚长期驻军。但是美国推翻塔利班后,就宣布在中亚长期驻军,并迅速推翻伊拉克政府,抢占石油资源。这一方面违背了和普京的约定(长期驻军),另一面威胁到俄国能源兴国的战略(美国抢占石油资源)。更为严重的是,美国不断渗透并颠覆中亚各国,试图在俄国周边建立亲美政权。

这一切让普京放弃了原来绥靖的战略,而采取和美国对抗的强硬战略。具体而言,普京采取了内外两手措施。(1)对内。俄国一方面加强打击分裂势力,加强国内管控,建立强力中央;另一方面打击亲西方的寡头势力,通过国有化强化对能源的控制,建立新的帝国主义经济基础。(2)对外。俄国通过反恐以及世界油价飙升迅速恢复国力,以能源为武器敲打周边亲美反俄国家。

俄乌矛盾最初就根源于此。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一直以优惠补贴价格向乌克兰提供天然气。200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后建立亲美政权,俄罗斯不愿意当冤大头,于是在2005年底提高乌克兰天然气供应价格。但乌克兰不接受俄单方面提价,协议谈崩。2006年,俄罗斯暂停对乌克兰供气,造成第一次俄乌天然气冲突。这次冲突,成了延续至今的俄乌冲突的序幕。阿富汗也没能成为美国在中亚的支撑点,反而成为美军的泥潭。小布什反恐谋霸战略的第二步,在东线没能顺利完成。

由于俄罗斯和阿富汗的顽强反抗,美国对中亚的控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美国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这些麻烦直接导致了美国反恐谋霸战略的破产。那么,这个麻烦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