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志远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

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该条款中明确了对于新罪只要求发生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对发现时间没有要求,而对于漏罪则规定了必须要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该条款中也并没有规定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因此,从法条的文义解释及体系解释角度上看,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中强调的应当是只要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的行为是在缓刑考验期内实施的,且情节严重的,不论是否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发现,均应当撤销缓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缓刑考验期内有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予以撤销缓刑,不会造成立法技术的不平衡。只要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能认真遵守监督管理规定及禁止令等,就可以视为缓刑适用成功,即便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了漏罪,也不能因此撤销缓刑。但其前提是缓刑考验期内要遵守监督管理规定及禁止令等,如犯罪分子在明知缓刑考验期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仍然在缓刑考验期内再次实施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其主观恶性明显大于在缓刑考验期内未发现漏罪的情形,故对其撤销缓刑不会造成立法技术的不平衡。

对在缓刑考验期间内实施情节严重违法行为予以撤销缓刑,更符合社会价值导向。从适用缓刑的条件来看,犯罪分子需确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危险等条件为前提,如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实施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可以反映出其主观恶性大、无悔罪表现,且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若只因犯罪分子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未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被发现就不予撤销缓刑,不仅容易导致犯罪分子千方百计地拖延其违法行为被发现的时间,也容易滋生司法腐败,不符合社会价值导向。

(文章摘自《人民法院报》2023年8月17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开诚,上海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认证律师
擅长领域:经济犯罪、税务犯罪、毒品犯罪、职务犯罪、知识产权犯罪、暴力犯罪、死刑辩护
成功办理:
王某故意毁坏财物案(王某被上海市杨浦区分局刑事拘留后取保候审,后成功获得案件不移交检察院处理的结果)
杜某集资诈骗案(浦东新区检察院起诉建议量刑十年以上,宋律师经过两年多辩护工作最终案件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王某贩卖毒品案(天台县检察院建议量刑三年以上最终判处一年二个月)
闻某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东台县检察院建议量刑三年以上最终判处一年六个月)
陈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浦东新区侦察部门侦查阶段取保候审最终案件因证据不足结案)
朱某协助组织卖淫案(静安区侦察部门侦查阶段取保候审最终案件因证据不足结案)
王某信用卡诈骗案(黄浦区侦察部门侦察完毕,宋律师介入案件后发现证据存疑,本可能判处缓刑案件最终做存疑不起诉决定)
王某某非法买卖枪支、弹药案(金山区检察院在听取宋律师意见后召开听证会,最终做不起诉决定)
钟某危险驾驶案(静安区内醉驾遇检测逃避被追捕,途中找人顶包,宋律师介入后发现案件证据、程序存在违法情况,最终钟某和顶包人双双被取保候审并终结案件)
刑事辩护路漫漫,让我们精彩继续!
有问题,请加我们官方微信lvshi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