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主品牌车企虽然在新能源市场遥遥领先,可是仍需要得抓住机遇,乘胜追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多年前誓言“弯道超车”终于成为现实、转化销量、品牌向上,始终在全球及国内新能源市场独树一帜,那些老牌的外资、合资车企等也只能暗自兴叹。

就国内合资品牌来说,几乎没有一家车企不在转型新能源,不在靠近新能源,不在设法寻出路,包括哪怕被人渐渐淡忘的神龙汽车、北京现代、悦达起亚等,也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不少声音认为,合资品牌的过往“人设”在新能源时代已经失效,电动化进程缓慢,尽管有百年积累,也只侧重于燃油车领域,在新能源市场的弱点是“不扛打、不经打、不耐打”,而且技术积累不充足、产业链不完整等,不一而足。

应该说,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的自信,确实值得尊敬和称道,也让国内消费者备受鼓舞。

但在林言看来,自主品牌车企也要清醒地看到,眼下虽然在新能源市场棋高一着,遥遥领先,资源丰富,技术领先,可是仍得抓住机遇,乘胜追击,因为一旦合资品牌转型成功,凭借其广为人知的品牌影响、成熟完善的供应链体系、高明灵活的营销策略、熟稔老到的市场把控力等优势,后者追平居上也并非痴人说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今年7-8月份期间显示的一个现实场景是,众多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面对市场竞争白热化态势,已然失了方寸,被迫纷纷跟进特斯拉及一众新能源头部车企实施降价促销。

可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在品牌打造、营销战法、资源整合、产品溢价、用户体验、场景运用等方面,仍要强健体魄,养眼长远,深耕市场,扩大基盘,挖掘需求,拓宽渠道。毕竟,要想全面压倒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反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