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同学非常优秀,今年才38岁,工作才十多年,就从乡镇普通科员干到省厅副处。

大家都羡慕他有个当副市长的好父亲。我一直觉得他之所以提拔这么快,和他父亲的关系不太大,主要他很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上学期间,就表现非常优异,高考的时候进了211,大一就是积极分子,大二就入了D,大三进了学生会,并任系主席。

在校期间,曾参加过多次校外实践活动和多项大学生赛事,获得不少奖项。

大四直接考上了选调生。他本来有机会留在地市级,或者省厅,但是他却选择到乡镇基层工作。现在看来,他是想把自己的履历完整,一步不落,职业生涯设计的非常完美。

他在乡镇仅仅工作3年,因为工作出色,就破格提拔为实职副科,任县安监局副局长。

副局长两年后,就调到了市政府办文秘科,负责文字材料。

他在市政府办文秘科工作一年半,不知他通过什么途径,调入省安监厅工作,任主任科员。不但换了工作单位,职级也得到了晋升。

在我们看来,非常厉害了。要知道没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想从县里市里,一般人都不敢想,他从乡镇,一步步调省,每一步的时间非常短。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

普通家庭孩子,能够混到正科已经是人生的极限。要想向更高一步发展,不但自己努力,家庭人脉关系背景,也同样重要。

他在省厅扎实工作了6年时间。论资排辈,晋升副处,任省厅某中心的副主任,妥妥的实权派。

我们按36年工龄,按照5年一个阶段,共可分为7个阶段,即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提拔规则,一般都是每5年跳一级,是体制谋求升迁的“隐形阶梯密码”,年龄是重中之重。同学从科员,副科,正科,再到副处,已经超过了80%以上的人。

据小道消息,他可能还要下放到地方工作,担任常委或者副县长。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干几年副县长,再干几年副书记过渡一下,就可以提拔县长。

成为县长,那任县委书记也就是时间的问题,成为“封疆大吏”,正处几乎是唾手可得。

没有意外的话,果真出了意外。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前,他的父亲体检时查出了大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花多少钱都没有办法,没法医治。从发现到走,不到半年时间,走的太突然了。

随着他父亲的离去,他的仕途也戛然而止。他“下放”的工作,本来都定好的事,一拖再拖。

众所周知,组织想提拔一个人很容易,当然,不想提拔谁,总是有理由。他找组织也没有用。

资历不如他的人都提拔了,他还在原地踏步,提拔遥遥无期。这大概就是人走茶凉吧!

我曾经和他探讨过,什么时候下来当个县长,我也好沾沾光。他凄凉地苦笑,太不容易了。老爷子一走,好多关系都断了,“下放”基本不太可能了。

想再向上一步,提中心正主任,竞争压力非常大。180个人在那排队等着呢,有多少有人有关系的,还没有提拔上呢!他对此也很无奈。

你们看我提拔很快,但是有人比我提拔得更快,关系背景更硬。比我更年轻,更有潜力,更有实力的人,在省厅一抓一大把。我这个职位在省厅,什么都不是。

我这才明白,原来同学说的都是真的,在体制内想提拔,个人能力是一方面,背景也非常重要。

事实也正是如此,如果你拥有强大的人脉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优势。越往上走,优秀的人才越多,学历,学识,能力,素质,等等等等,都非常优秀,都是能人。

这个时候,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进入社会前,总认为只要有能力,有本事,肯吃苦,肯干活,就能提拔重用。

但进入体制内后,会发现运行规则不是这么简单。有时候,你有能力,没关系,就是不能晋升,你就只能看着人家晋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在体制内,又有多少人,止步于基层呢?你现在是在哪个职位?

原创声明:未经作者授权,文章禁止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