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街道之力,把‘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黄浦区首家没有政府资金投入的社区基金会成立了”“企业和白领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到哪里”……8月22日,黄浦区第三季度基层治理媒体通气会在金融品巷·“零距离”党群服务站举行,小东门街道、外滩街道、淮海中路街道以“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融合互促”为主题,对各自街道的特色和亮点进行了介绍。

小东门街道:举街道之力把“施工图”变为“实景画”

金融品巷·“零距离”党群服务站位于小东门街道外马路249号,长约100米,内部面积约600㎡,具备7大服务功能,是深受周边居民和企业白领喜爱的“第三空间”。服务站外,设有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了“一网通办”自助终端机和图书借阅机,可随时提供居住证积分查询、新版社保卡开通、城保缴费记录打印等100多个高频事项。南外滩金融直通车在这里设有“金融品巷”站,白领们可以在此乘坐免费短驳巴士,轻松往返公司和地铁站。服务站里,综合服务区、临展区、职工书屋、青年中心、新业驿站、咖啡共享区、骑行加油站等7大区域,满足居民和白领们的多元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融品巷·“零距离”党群服务站就像一个缩影,展现了近年来小东门街道紧紧围绕打造“南外滩金融社区”这一定位,从满足社区居民、企业居民的“医食住行医教娱”需求出发,举全街道之力建设黄浦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城区形象“东大门”。

“举街道之力扛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把‘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是东门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据小东门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沈彬介绍,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搭建政企零距离沟通和需求解决平台,为区域的经济稳定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坚持“众筹共建”理念,通过发布南外滩金融直通车、“黄金梦享·金融育才”助力困境儿童成长、“老字号大篷车”项目等10大区域化党建共筹项目,开展“白领爱心暑托班”等活动,“东风集市”等家门口便民服务,推动解决企业、白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在落实“10分钟社区生活圈”等基层治理公共议题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社区、楼宇、企业,凝聚更加高效的社会治理合力,形成同题共答、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滩街道:打造全人群友好社区和更好营商环境

外滩街道“拥有”国内外知名地标外滩和南京路,商业繁盛、游人如织。近年来,街道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力打造全人群友好社区和更好营商环境。

恒基名人购物中心地处南京东路、河南中路路口,早晚高峰及午餐时间,周边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屡禁不止。依托“商居联盟”平台,山北居委与商场物业进行多次协商,最终同意在商场周边辟出专门空间供非机动车停放,有效缓解停车难题,获得周边居民、企业白领以及新就业群体的好评。企业和社区黏性增强之后,恒基名人购物中心和街道联手,利用4楼的近100㎡的室内商业空间,打造黄浦区首个楼宇“零距离家园”实体阵地,构建外滩楼宇文化枢纽。外滩街道办事处主任潘燕兵介绍说:“下一步,我们计划把商场顶楼800㎡的露台,变成体育运动共享空间,更好地满足群众的运动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北小区(如意里)是街道“一街一路”建设和“10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的重要节点,也是各部门资源整合、项目融合的成功试点。项目建设前,近40支设计团队多次走进山北街区进行现场踏勘,大量设计创意被纳入项目清单并逐项落地。建设中,金外滩集团、福苑养老等社会各方力量积极认领子项目,完成了彩色路面及门头过道改造、智能垃圾厢房改造、适老化健身器材建设、电梯加装扶手、小区太阳能灯具安装等项目。建设后,引导公众持续参与项目常态化运营,动员商户群体制定落实“街区商户守则”,共同做好城市更新“后半篇文章”。潘燕兵还透露了一个好消息:“街道已经成立了黄浦区首家没有政府资金投入的社区基金会——‘外滩社区基金会’,将通过探索‘治理+公益’的新路径,实现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互融互促、共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海中路街道:聚焦新赛道,以政企合作赋能街区治理

淮海中路街道位于黄浦区核心区域,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繁荣发展,旗舰店、概念店扎堆聚集。“企业和白领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到哪里。”今年,街道积极顺应“科创回归都市”趋势,充分发挥自身要素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人才资源集中等优势,聚焦发展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领域新赛道,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街道牵头推动“一大会址·新天地”绿色低碳发展企业联盟成立,吸引索尼、瑞安、埃森哲等14家国际行业龙头企业成为首批联盟成员,通过对话交流、联合研究、能力建设和产业合作等方式,深入开展淮海商圈绿色发展的交流与合作,深度挖掘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的智慧与资源,共同助力一大会址·新天地近零碳排放实践区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淮海中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康永利回忆,联盟成立当天,成员企业索尼的协生农法技术在会场进行的公开展示,就获得了与会人员的关注。协生农法是由索尼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研发的创新农业技术,该技术通过高密度混种,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种植有用作物。在今年街道“一街一路”项目建设中,SOHO绿地以及健乐小区微景观改造项目就与索尼公司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将协生农法技术引入街区改造,有效提升区域环境。康永利说:“我们将以此为纽带打造政府、企业、居民、商圈、社区共治网络,在宣传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同时,打造居民友好型社区,发挥低碳企业的环境科技带动商圈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记者 / 宋梅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区地区办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