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新品种‘妮娜皇后’在上海地区的栽培表现

单涛等

近年来随着设施大棚的推广和栽培技术的提升,我国葡萄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种的多样性更加丰富多样 。人们对葡萄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筛选出好种、好看、好吃的品种就显得十分重要。‘妮娜皇后’是日本农研机构果树研究所以‘安芸津20号×安芸皇后’杂交选育的红色特大粒欧美杂交种,四倍体,又名‘超级女王’。该品种果皮粉红色,果肉硬脆,能切成片,有草莓香和奶香味,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20%以上。近几年来,‘妮娜皇后’以其品质优良、色泽鲜红、粒大饱满、风味佳、抗病性强、耐贮运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和种植户的青睐,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中晚熟新品种。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自2014年引进以来,经过几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妮娜皇后’在上海地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现对其结果习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上海地区及周边辐射区域的推广示范提供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试验园概况

试验园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环村路1001号,地处北亚热带北缘,为东南季风盛行地区,雨热同季,降水丰沛,气候暖湿,光温适中,日照充足。年均气温 16.4 ℃,日照时数1779.8 h,降雨量1140 mm,60%~70%的降雨量集中在6~9月汛期。土壤为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在2%~3%,pH值为7.2~7.3。建园时配套腰沟、围沟和明沟排水系统。

2 苗木定植与密度

因上海地区地下水位偏高,苗木定植采用垅式种植,以此降低地下水位。栽培上采用促成单膜栽培和避雨栽培两种模式。棚架为GP-632非标连栋大棚,跨度6~7 m、肩高2.5 m、顶高3.9 m,3跨为一组,覆盖0.15 mm聚乙烯PEP薄膜。大棚屋面两侧及四周立面配置电动卷帘通风装置,其中四周卷帘通风口配置25目白色防虫网。株行距为2.5 m×6~7 m,每亩种植36~40株,采用半稀植平棚架双主蔓分组整形。2016年开始结果,目前均为成龄树,树势中庸,长势一致。

3 栽培表现

3.1 植物学特性

‘妮娜皇后’葡萄的嫩梢为淡黄绿色,带有红色条纹;成熟枝红褐色,节短坚硬。幼叶为浅绿色,叶背无茸毛;叶片掌状,单叶互生;叶片多为3裂,厚度中等。

3.2 物候期

由表1可知,‘妮娜皇后’不同年份的物候期相差不大,但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物候期会有所不同,以此来延长果品的上市时间,拉长供货期。两种栽培条件下,‘妮娜皇后’的成熟期从8月初持续到9月中旬,跨度近1.5个月,加上果实挂树期较长,耐贮藏等优点 ,供货期可从8月初持续至10月上旬,从而延长了上海地区鲜果供应期。

3.3 生长结果性状

由表2可知,在标准化的管理下,不同栽培条件下‘妮娜皇后’的萌芽率达到77%以上,结果枝率达74%以上,花序数保留在36~41个,结果系数为1.2~1.4,达到了优质葡萄生产的指标。此外,在不同年份条件下,随着配套技术的不断改进,‘妮娜皇后’的结实力表现有所提升。综合看来,‘妮娜皇后’的结果能力良好,这与冬季修剪合理选留结果母枝数有密切关系。

表1 不同栽培条件下‘妮娜皇后’的物候期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2 不同栽培条件下‘妮娜皇后’的结实力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3 不同处理模式对‘妮娜皇后’成熟期果实性状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4 花果管理

上海地区,‘妮娜皇后’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坐果较差,落花落果严重,不易形成标准穗形,因此需要进行保花保果处理。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根据该品种的特性,加上连续多年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试验,筛选出‘巨峰’‘夏黑’‘阳光玫瑰’3种处理模式。对比后发现,3种处理模式对‘妮娜皇后’的果品性状差异很大,其中‘巨峰’模式的果品综合性状最佳;‘夏黑’模式的穗质量、粒质量整体偏小,但风味较好;‘阳光玫瑰’模式的穗质量、粒质量良好,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风味最差(表3)。此外,3种处理模式对果实的上色也有影响,‘巨峰’模式的‘妮娜皇后’上色为鲜红色,而‘阳光玫瑰’模式的上色最差,间接影响其果实品质。

3.5 果实性状

于成熟期选取‘妮娜皇后’葡萄中庸枝上的10穗果,并从中选取有代表的30粒,计算平均穗质量、粒质量、果粒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经济性状指标。由表4可知,在严格的控产栽培条件下,‘妮娜皇后’的穗质量为765.72~792.90 g,粒质量为17.17~19.56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9.02%~21.04%,且有浓郁的草莓香味和奶香味,符合当下消费者对于大果粒的需求。目前,‘妮娜皇后’在马陆葡萄研究天猫旗舰店和微信小程序上平均售价为每千克155元,收益相当可观,这与“控产提质”的管理理念密不可分。但是,避雨栽培条件下,‘妮娜皇后’的着色期正处于7—8月,此时期上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不利于着色,成熟时果皮颜色大多为粉红色,影响外在品质,因此,探索‘妮娜皇后’的着色也是接下来需要突破的重点。

表4 不同年份条件下‘妮娜皇后’成熟期果实品质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产量目标

‘妮娜皇后’的树势比较中庸,冬季修剪适宜中短梢修剪,可避免连续多年的短梢修剪所造成的结果部位光秃、架面新梢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修剪后确保每亩留芽量在5000~6000个。作为马陆葡萄的领头羊,“传伦葡萄”以生产精品果为目标,‘妮娜皇后’的产量应控制在每亩1000 kg以内。以此目标产量为前提,在严格的控产栽培条件下,每亩留梢量为2300~2500条,每株留梢数65~70条;壮梢保留2个花序,待坐果后去掉1个;中庸梢保留1个花序,弱梢不留花序,每株花序数控制在36~40个;每穗保留40~45粒;穗质量为650~750 g。

4.2 树体管理

‘妮娜皇后’非常喜光,生长期间对光照的需求量很高,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才可旺盛生长,且果实更容易上色,但夏季光照过于强烈,果实易发生日灼;若长时间处在荫蔽环境下,‘妮娜皇后’的口感会受到影响,甜度下降,从而降低商品性。因此,在夏季栽培管理期间需合理修剪,如及时疏剪过密枝、徒长枝,及时处理副梢,保证枝条不拥挤,叶片不重叠,从而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性,促进开花结果。具体做法为:对侧生副梢将花序以下全部抹掉,花序以上单叶摘心,顶生副梢待顶端两个副梢长至4~5叶时,留2~3叶反复摘心;预备枝副梢的中下部两个副梢暂不处理,待长到4~5叶时摘心,营养枝副梢除顶生副梢外,其他副梢均保持单叶绝后摘心。临近成熟时,可摘除结果枝基部及果穗以下的几片老叶,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增加果实光照量,达到提高糖度和提早上市的目的 。

4.3 花果管理

‘妮娜皇后’的果品综合性状与巨峰系相近,是‘巨峰’的升级版,因此,该品种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不容易坐果。为此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总结出一套适合上海地区的保花保果处理模式,即:在初花期整花序,去除副穗,采用保留穗尖4~5 cm的方式进行整花序;于落花后1~3 d进行保果处理,落花后13~15d进行膨大处理,具体方法参照‘巨峰’模式;待果粒长到黄豆粒大小时进行整穗疏粒,一般每2条保留1个果穗,采用单层果的留粒方式,做到果粒分布均匀,留粒数保持在40~45粒。整穗疏粒后,用一次低浓度的杀菌杀虫剂进行综合防治,用药后2~3 d套袋,套袋要求与其他品种一样 。

在严格的控产栽培条件下,‘妮娜皇后’穗质量650~750 g;粒质量17~2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0%;果皮鲜红色;果面无病斑,无损伤,无果锈;果粒均匀,无畸形果;果实风味浓郁,有草莓香味和奶香味;硬度适中。绿色认证及以上,即可达到特级标准。

4.4 病虫害防治

‘妮娜皇后’属于欧美杂交品种,抗病性比较强,对灰霉病、霜霉病等有很好的抵抗能力,上海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基本没有病虫害发生。因此,在病虫害管理方面,‘妮娜皇后’的防治手段和常规品种一样,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物理防治主要通过剥树皮、人工捕杀虎天牛、采后及时清园、冬季合理修剪、树干涂白等一系列措施,同时结合“四诱一网”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如在棚内悬挂黄板、杀虫灯、安装防虫网等降低病虫害发生。化学防治则以绿色食品许可清单上在葡萄上许可使用的农药为主。用药节点分别在以下几个关键时期,即在绒球期喷施3~5 ºBe石硫合剂进行清园;在展叶后6~7叶时,使用广谱性杀菌剂进行病害防治,使用噻虫嗪、苦参碱等进行虫害防治;在花前至初花期使用异菌脲、木霉菌等进行灰霉病的防治,在末花期使用嘧霉胺、啶酰菌胺、木霉菌等进行灰霉病的防治,并与花前用药交替使用;在套袋前使用广谱性杀菌剂进行综合防治;采收后使用1∶1∶220~250倍波尔多液进行综合防治。做到一年中用药次数不超过7次。此外,应重视采收后管理和冬春季清园工作,培养中庸树势,合理负载,以此提高树体抗病性。

4.5 肥水充足

‘妮娜皇后’非常喜肥,因此要重视基肥的使用,上海地区的基肥施用时间为9月中下旬至10月底,这时气温、土壤湿度、墒情均适宜,有利于有机肥的分解腐熟,同时,此阶段正值根系生长的最后一个高峰,伤根易愈合,且易于新根的萌发,利于吸收肥料和促进翌年花芽形成 。建议每亩施用2~3 t商品有机肥,施基肥后需及时灌水。追肥以化肥为主,配合使用生物源和矿物源的肥料。在萌芽期至新梢生长期以高氮性肥料为主,如蚯蚓肥、尿素等;果实膨大初期以复合肥为主,如饼肥、三元复合肥等;果实转色期以高钾性肥料为主,如硫酸钾肥、矿物源钾肥等。具体用量根据树势和土壤肥料酌情施用。此外,应辅助喷施适量的叶面肥,如硼肥在初花期喷施可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钙肥在膨大至转色期喷施可防止裂果现象发生;磷酸二氢钾在坐果至果实成熟期喷施,不仅可以提高坐果率和抗病性,而且可以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糖含量,改善口感。

‘妮娜皇后’的水分管理与其他欧美种的管理没有较大差异。即在早春萌芽期浇足催芽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萌芽整齐;在幼果膨大期结合追肥间隔7~10 d浇两次中水,以浇透20 cm左右的土壤为准;高温和倒春寒天气要浇一次中水,冬季休眠期前和春季休眠结束后浇一次大水;开花期为了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要少浇水或者不浇水;成熟期为了提升果实糖度和风味,要少浇水,以防果实软化或裂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海地区8—9月是梅雨、台风多发季,因此要特别注意及时排水,预防明排暗渍,避免葡萄果实软化期/成熟期因积水过多造成的裂果、腐烂等生理病害。

5 小结

‘妮娜皇后’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中晚熟新品种,有“树上公主、树下皇后”的美誉,在市场上销售价格为每千克120~200元不等,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生产还没有大规模种植,且关于‘妮娜皇后’引种栽培的研究很少 。为此,探索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妮娜皇后’配套栽培技术不仅可以丰富地产品种,而且可以提高果农经济效益。本研究表明,在严格的控产栽培条件下,通过合理负载、优化肥水管理、重视树体管理和花果管理、改善光照条件等一系列措施可提高果实品质,但是该品种受高温、嫁接苗等的影响,尤其是果实着色期,由绿转红过程十分艰难,因此着色不良是困扰‘妮娜皇后’提质增效的难题。辛守鹏等 运用悬挂反光膜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其他措施如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比例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推字(2022)第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