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未来迹》巫婉卿

近日,魔镜市场情报发布《2023年上半年魔镜消费新潜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涵盖天猫、淘宝以及抖音销售数据,以及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推文和电商评论等舆情数据。

《FBeauty未来迹》从中发现,“玻色因”仍然是2023年最“热”、增长最快的成分概念。这其中一方面离不开欧莱雅集团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的大力推动;另一方面,部分国产玻色因产品也加入市场,试图从赛道红利中取一杯羹。

但留给欧莱雅的问题其实是,在将玻色因成分持续研发推出波色因PRO并将成分下放到旗下各品牌之后,这一成分还能如何进一步挖掘,它未来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大?

热度“居高不下”

热度“居高不下”

玻色因成销售规模最大增长概念

玻色因成销售规模最大增长概念

白皮书显示,2023年上半年,美妆个护类目整体表现欠佳,TOP10的大部分细分类目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面部彩妆上升0.9%、乳液/面霜上升+1.7%、纸品/湿巾上升5.2%,以及面部美容工具上升+16.2%。从销售额规模来看,TOP10各个类目贡献GMV均在50亿元以上,排在前三名的是面部护理套装、面部精华和面部彩妆类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妆个护的各种增长概念中,玻色因的销售额规模最大,为25.9亿元;胜肽、乳糖酸等护肤成分销售额也都保持不错的增速,科学护肤认知的正带动美容护肤行业发展,且这3种功效成分均在市场表现出高忠诚度和较高发展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玻色因(又名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是一种从山毛榉树提取出来的糖蛋白混合物,具备促进皮肤生成氨基葡聚糖即粘多糖(GAGs)的能力,而粘多糖能够吸湿水分,使细胞基质网状结构更加有弹性,从而起到提高细胞的紧致性,增强肌肤的弹性,预防衰老的作用。与A醇、胜肽一起被称作护肤界的“抗老三巨头”。

2020年,欧莱雅为期二十年的玻色因原料专利到期后,越来越多的品牌将玻色因运用到自家的产品中,各种宣称含有玻色因成分产品热销。

今年上半年,玻色因相关产品在淘宝天猫取得了25.86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51.7%,涨幅惊人。此外,在抖音平台也取得了14.57亿元的销售额。玻色因相关产品销量十分可观,可见其依旧是受消费者青睐的热门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亿抗老赛道玻色因潜力巨大

千亿抗老赛道玻色因潜力巨大

欧莱雅地位无可撼动?

欧莱雅地位无可撼动?

《白皮书》显示,根据玻色因相关产品的电商消费者反馈,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主要受七个方面因素影响:抗老保湿效果、性价比、包装、控油效果、异味/气味、质地和分量。其中产品的抗老保湿效果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抗老依旧成为消费者购买玻色因的首要决策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抗衰老是当之无愧的热门赛道。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全球与中国抗衰老行业发展及消费者需求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抗衰老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39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160亿美元。而中国的抗衰市场也增速迅猛,福布斯的数据认为,中国抗衰老市场未来有1000亿的发展空间。

玻色因的主要消费人群,与抗衰赛道的需求人群重合度极高。

魔镜《白皮书》针对玻色因消费者人群进行了画像分析,从地域分布来看,对于玻色因相关产品较为关注的人群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绝大多数为女性人群,占比超过85%。

从年龄分布看,这一消费人群主要分布在21-35岁,其中30-35岁占比最高,该年龄段的女性人群皮肤普遍开始出现暗沉、皱纹、松弛等问题,因此更愿意为能够抗衰老,修复皮肤,淡化细纹的玻色因产品买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及玻色因,最绕不开的就是它的研发者欧莱雅集团。玻色因曾是欧莱雅的独家成分,当年欧莱雅大约合成了20多个不同的“玻色因”,最后筛查出功效最好,能够最大程度刺激细胞的一个。1999年,欧莱雅在法国申请了玻色因的合成专利,并于2006年添加在产品里。直到2018年,作为抗衰成分的玻色因才随着欧莱雅的王牌产品,进入国内消费者的视野里。

玻色因的出现,对全球抗衰老护肤品市场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欧莱雅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护肤品抗衰老赛道。围绕这一成果,欧莱雅集团在全球进行了一系列专利布局,以保护自身权益。在2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欧莱雅集团共发表了12篇玻色因相关的科学文献,并在全球范围内共申请了70多项与玻色因相关的专利。

尽管2020年,欧莱雅为期二十年的玻色因原料专利到期后,有许多企业加入了玻色因的竞争行列,但欧莱雅也并没有止步于“吃老本”。

2022年8月,欧莱雅首次公开了最新的独家配方技术——双渗透微泵技术,历经700多次配方试验,欧莱雅将抗衰三巨头成分之一的玻色因升级为“玻色因PRO”,为了这项新的成分技术,欧莱雅已经发布了12篇论文,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 70项专利。

借着玻色因PRO的东风,欧莱雅推出了修丽可玻色因PRO30霜、巴黎欧莱雅二代紫熨斗、黑金精华等一系列新品。在2023年,欧莱雅集团继续围绕玻色因成分推出新品,包括赫莲娜黑绷带眼霜、羽西鎏金瓶精华3.0、普拉达PRADA主动护肤系列等等。

目前,欧莱雅集团已将玻色因原料运用到了旗下众多品牌中,从高浓的“30%玻色因溶液”赫莲娜黑绷带到中浓度的“10%玻色因溶液”修丽可紫米精华,再到低浓度的“5%玻色因溶液及以下”的欧莱雅紫熨斗等产品。根据不同档次的品牌设计不同添加浓度和配方,价位从100多元一直覆盖到3000元以上的市场。

而欧莱雅在这一原料上的深耕成果也十分显著。

一方面,欧莱雅集团旗下玻色因品牌长期占据大量市场份额。魔镜白皮书显示,今年上半年业务规模前五名(共占市场份额75.72%)的品牌中,欧莱雅品牌以36.6%的市占率位列第一,此外,除了位列第4的依漾,其余都为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共占市场份额66.1%,可见欧莱雅集团在玻色因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欧莱雅已在消费者心中与玻色因形成紧密品牌印象“绑定”。《白皮书》显示,从消费者在社媒上对于玻色因产品的讨论情况来看,欧莱雅是首个将玻色因这一成分应用于产品的品牌,因此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强烈的品牌联想,一提到玻色因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欧莱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继续挖掘玻色因成分深度?

如何继续挖掘玻色因成分深度?

这是个问题

这是个问题

虽然玻色因的原料专利保护陆续过期,不再是欧莱雅的“独家”优势,但欧莱雅一方面从研发上持续挖掘玻色因,并开发出各种配方搭配,另一方面通过将玻色因下放到集团旗下各个品牌,通过不同的定位和价位建立起一个“玻色因产品矩阵”。无论在市场份额地位还是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上,都建立起强大的壁垒。

但众所周知,一款化妆品成分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一般来说会历经“萌芽期-概念普及期-膨胀期-成熟期-衰退期”6个阶段。

例如烟酰胺自2015年萌芽,至2020年达到顶峰后开始有衰退迹象。目前看烟酰胺、积雪草、透明质酸,无论是从产品备案还是消费者关注度角度,都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期,玻色因目前则正处于由膨胀期到成熟期之间。

那么如何在成熟期和衰退期到来之前,持续挖掘原料深度,从而继续扩大市场想象空间?这是一个问题。

或许这个问题可以从市场反馈中找到答案。《白皮书》显示,市场仍反映出许多赛道痛点,根据玻色因相关产品的负面评价反馈,其赛道痛点目前主要集中于抗皱保湿效果、异味/气味和控油效果三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负面评价维度来看,31.3%的声量反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抗皱、保湿效果不满,不如预期,部分品牌产品添加的玻色因含量极低,导致产品的效果不达消费者预期,存在过度宣传的情况。

28.7%的声量反映消费者认为产品气味难闻,含有酒精、香精等异味,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另外对于产品控油效果的不满的声量占16.5%,部分消费者认为使用完产品之后皮肤变油了,或是干皮使用也有些油。

与此同时,欧莱雅旗下“玻色因概念”产品之间似乎已经出现相互“打架”的情况。

比如在最新推出的普拉达PRADA主动面霜配方内含有18%的玻色因溶液,产品售价高达3000元,许多消费者对此表示疑惑:这一面霜中玻色因溶液的含量并不算高,同样在3000元以上价位,为什么不买赫莲娜黑绷带呢?

以上痛点如何解决?是通过持续的科学研发进行配方创新,还是需要加大消费者教育和科学传播力度?从这个角度看,玻色因概念赛道仍然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