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里的6个年轻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工作经历,生活状态和观念截然不同。

同事A,31岁,家里非常有钱,小伙子长得非常帅。他学习成绩一般,一本毕业。考上了县直单位事业编制。他说考公务员太艰难了,索性干脆不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父母是做生意的,家里有房产好几处,存款若干,三辆豪车。平时开着80多万的车上下班。有时间就和同学朋友吃饭喝酒。

对他来说,什么都不关心,根本不在乎工资多少,只要能上班就行,工作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消遣。不想被社会淘汰,可能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毕竟在政府上班名声好听,有面子。

同事B,父亲是县直单位的一把局长,有一些实权。他大专毕业,想留在市里面,没有成功。考了几次公务员,无疾而终。

他学的是师范专业,毕业当上了小学老师,在父亲的运作下,没两年就调到了县委办公室工作。其后,恰逢全县举行事业编制转成行政编制考试,他抓住机会,转为行政编制。

但是,适合他的岗位在乡镇,又是在父亲的运作下,没有去乡镇,直接在县民政局办公室工作。尽管编制还没调过来,实际上已经是办公室主任,只等老主任退休,他最关心的是单位的人事动向。

同事C,女孩,211研究生,县委书记的贴身秘书。县委书记是从外市调来的,原来做过县长,直接把她给带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天天以单位为家,成天围着书记转。像是书记的影子一样,主要负责协调书记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对于本县的任何事情都不关心,她关心的只是书记。

调过来大半年了,甚至连办公室的人都没有认全,我个人觉得,她认为也没有必要认全人,人人都巴结她,和她套近乎,还用她去和别人打招呼吗?

同事D,父母是农民,家在农村,一般的农民家庭,凭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公务员。由于小伙子长得一般,也不会太来事,人比较木讷,找个对象也是农村的。

对象是县城小学老师,同样通过自己努力考得上的。两人没关系,没背景,他倒是很上进,也想进步,努力工作,加班加点,业务能力也非常优秀。苦于没有“贵人”提携,很苦恼。

同事E,父母是税务局中层,家里不差钱,年轻的时候就是吃喝玩乐。考了多年公务员都是报的发达地区,也没有考上,后来不得不服从现实,快30岁了,才考上县城事业编。他找对象有一个标准,无论什么就是一个漂亮。

由于他各方面条件所致,想找一个有人有钱有正式工作,也不太可能。后来相中了一个临时老师,俩人很快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奉子成婚。

女孩家里是开矿的,有个几千万的固定资产。小伙子更加有底气起来。在单位也不安心工作,天天混工作。对他来说,人生就是一个玩,用他的话来说,家里的钱够他两辈子花的。

同是F,父亲是政府办工勤岗,老爷子在工作岗位上干了大半辈子。同事学习不好,高中都没有毕业,就到政府办干了临时工。那些年有临时工转为正式编的机会,他一直期待着。

阴差阳错,错过了好几次“转正”的机会,后来想进入体制内,越来越严格了,“逢进必考”。他本人也很努力,前些年自学了个大学文凭,天天复习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考试,就迎来了公务员考试。

他经常弄材料的缘故,每次公务员考试申论都能考70分以上,但是行测成绩不行,每次都考三四十分,有几次摸着面试的边,但是次次进不了面试,一直考了十多年,无奈放弃。

领导也承认他是个干工作,写材料的一把好手,有什么材料也交给他完成,但是苦于没有正式编制身份,没有办法提拔,也只能干一天算一天,不知道还能够干多久。

其实,体制内也是一个小社会,有贫富差距,人也分三六九等,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每个人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追求也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制内任何单位,并不像外人想象地光鲜亮丽,进入体制内就意味升官发财,就有特权。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在底层打工的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和遗憾。

机关是很难混的!个人心酸,只有自己能体会。这可能就是人生。你在体制内属于哪些呢?

原创声明:未经作者授权,文章禁止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