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阳江,骄阳似火,盛会不断。

16日,一声开渔令下,900多艘渔船从海陵岛出发,第二十一届南海(阳江)开渔节满载祝愿“起航”。

18日,2023南国书香节阳江分会场暨阳江书展开幕,书香氤氲,润泽漠阳,展览面积、展出品种、参展人气等均创下历史新高。

22日七夕佳节,超20万人次巡游了江城西濑风情景区。灯光明亮、游人如织、笑语欢歌,充满着一片浪漫欢乐气氛,掀起了继龙舟大赛后又一次火爆出圈的“西濑潮”。

24日,阳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召开。全会报告提出,阳江将按照“433”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四大工程”,打造“三大名片”,加强“三大建设”,围绕高质量进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进展格局战略任务,在攻坚克难、向上突围中推动综合实力实现十大新跃升。

当下的阳江既有大进展、大繁荣的热切盼望,又有敢闯敢试的锐气担当。在全新的起点上,阳江将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力度和“冲刺跑”的速度,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奋发有为刻不容缓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阳江后发赶超的重要进展阶段。”这是全会对阳江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推断。

新征程新的出发,阳江客观审视进展阶段,认清从哪里出发,具备怎样的条件,阳江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优势在哪里。

回望1988年建市以来的经历,阳江综合实力和进展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近年来,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海上风电在建装机容量全国第一,先进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中国刀剪之都”“中国调味品之都”等品牌打响——这是阳江长期进展攒下的坚实基础,也为阳江推动高质量进展、推进现代化建设积存了有利因素,成为阳江奋勇向前的底气所在。

然而,新征程需要自信自强,但也要反躬自省、找准差距。

经济总量提升较慢,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市计划建设治理水平不高等,都是阳江经济社会进展中的短板和差距。

正视问题,奋起直追迫在眉睫。

当前,进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正在积存,阳江资源禀赋优良,进展腹地广阔。产业特色明显,生态优势突出,“阳江蓝”“阳江绿”频频“出圈”。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政策红利不断显现,投资和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厚望如山,使命如磐。阳江将坚持举“改革旗”,向改革要动力。通过综合运用党委书记改革述职、市委深改委听取改革汇报、现场会“擂台比武”等,强力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阳江将坚持走“开放路”,向开放要动力。向湾区拓空间、向城乡拓空间、向海上拓空间,把经济底盘筑牢筑实。

阳江将坚持打“创新牌”,向创新要动力。以科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研究工作,找到切中要害的措施和路径,制造性抓落实。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会强调,阳江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使命感,抢抓机遇干起来,抢抓时间动起来,以创先争优、苦干实干的劲头奋发有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推动阳江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必须”作为战略支点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小到一个项目、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都要解决“魂”的问题,城市的进展如果没有魂,将会出现产业定位不清、进展路径不明、短期建设与长期计划矛盾突出等问题。

阳江的“魂”在哪里?全会报告给出了答案——

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必须做到争先进位、量质齐升。实现“新跃升”,意味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攀升、迅速提升。其中,“新”是要求阳江在过去35年的厚积薄发中展现新作为;“跃”是要求阳江在全省进展大局中异军突起;“升”是要求阳江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以质取胜。新跃升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跃升,更要体现在产业素养、进展质量上的跃升。

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必须抓住融湾先行、战略支点。阳江地处沿海经济带,是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第一城,肩负着珠三角地区连接粤西地区战略支点的使命任务,接受辐射带动最直接、最便利,融湾先行优势明显。阳江的进展越好质量越高,就越能对全省区域和谐进展发挥强有力的撬动作用,作出的贡献越大,新跃升的成色就越足。这就要求阳江一定要以破局的思维、破冰的举措,大格局大视野谋划进展、打造产业、布局项目,不断在服务大局中开发新领域、拓展新空间、培育新动能。

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必须坚持向海进展、产业立市。海是阳江高质量进展最核心的资源,是实现综合实力新跃升最重要的优势。产业是城市经济运行的根基和命脉,也是推动城市蓬勃向上的核心动力,产业强则城市兴。

经济总量偏小、产业水平较低,一直是阳江进展的瓶颈。靠海要见海、滨海要亲海。阳江将强化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坚定不移走“向海进展、产业立市”之路,把沿海作为主战场,把产业作为主抓手,向海要资源、要空间、要效益,以产业大升级推动进展大提速、实力新跃升。

阳江将自身进展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谋划考量,保持“人争先进、事要一流”的魄力与担当,保持进展定力,找准进展重点,将“三个必须”作为战略推进的逻辑和起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汇聚目标,推动经济进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改革进展上奋勇争先,在服务大局中勇挑重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433”推动十大新跃升

透过全会的部署,阳江前行的路径已然清楚。

实施“四大工程”,打造“三大名片”,加强“三大建设”的“433”工作安排,是阳江推动综合实力新跃升的施工图。

实施“深度融湾工程”,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功能实现新跃升。用好“湾+带”联动机制,强化交通融湾、产业融湾、服务融湾、民生融湾,打造深度“融湾”示范区。

实施“产业振兴工程”,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制造业当家实现新跃升。坚定不移“向海进展、产业立市”,做大做强产业集群,重点打造“4+4”支柱产业,进展壮大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业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新型建材、轻工纺织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提升价值链水平,建好做优进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实施“科教兴市工程”,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实现新跃升。围绕产业需求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发挥教育人才支撑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高端承载力、创新支撑力和要素集聚力。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城乡区域和谐进展实现新跃升。掀起头号工程之势,强化重点任务落实,突出改革创新赋能,强化资源要素保证,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加快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打造蓝色海洋名片,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海洋经济实现新跃升。做强海工装备制造,加快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壮大海上能源产业,强化支撑体系建设,深度挖掘海洋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把海洋优势转化为进展胜势,加快实现蓝色崛起。

打造绿色生态名片,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绿美阳江生态建设实现新跃升。强化植绿护绿扩绿,推动减污节省降碳,增强绿水青山综合效益,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进展。

打造特色文化名片,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文商旅融合进展实现新跃升。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海陵国际旅游岛,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繁荣进展。

加强幸福阳江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民生福祉实现新跃升。推进高水平城市计划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把一张张“民生清单”变成“幸福清单”,打造幸福宜居城市。

加强法治阳江平安阳江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跃升。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加强平安阳江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更好统筹进展和安全,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管党治党水平实现新跃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织密建强组织体系,打造高素养干部队伍,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把全市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四大工程”是主要支撑,“三大名片”是特色优势,“三大建设”是基础保证,关键是要真抓实干、落地落实。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笃志前行,虽远必达。300万阳江儿女将在继往开来中再闯新路,在苦干实干中再创新业。

阳江,已准备好了。

[撰文]赵强姚寿高李孔青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