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9月1日的这一天,明朝第六位也是第八任皇帝朱祁镇,御驾亲征北伐,可是在土兵薄遭遇兵败,一代皇帝就这样被俘

关于这段历史,史书中更是各说纷纭,甚至还流传着明朝派出了五十万大军,却被蒙古瓦剌以两万骑兵击溃,偏偏是这种传言被大多数人所相信,但是真实的情况到如何,难道真的是越夸张才越真实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50万明军的传言,许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源头,其实这个数字是从《否泰录》中所来的,它的作者是做过礼部左侍郎的刘定之,其实这并非是正统史书,甚至可以称之为野史的编撰,因为作者刘定之其实是参考了其他的书籍还结合了他自己的见闻所著。

而记载明朝正史的诸如《明实录》和《明史》两书中,根本就没有关于50万明军出征的记载,所以很难不让人怀疑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在这两本书中,其实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当时的人数,不过作为后人,我们可以通过现在流传下的一些明军军制和分析当时的历史情况来找寻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明史》中记载,在明成祖登基后,全国上下共有493个都司卫所,每个卫所最多能只能接纳5600人。在明成祖正式迁都到北京后,一共设立了72卫京营,以此判断,京城的兵力最多应该不会超过40万,京城附近的区域也有50个左右的卫所,假设全部满额,应该也不过28万

明宣帝即位后,主张建立了班军制度,在春秋两季在山东、河南大宁都司、中都留守司以及直隶等卫所和宣府的士兵们需要去到京城操练。除了这种制度之外,班军中每班满额需为八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此来推断,整个京城以及附近,甚至还包括前来的班军,所有的兵力攻击可以达到50多万人,可是这个数字也并非是实际情况。因为,在明朝在进入中后期后,兵力就开始出现了不足,甚至经常无法满足定额。

在朱祁镇在准备御驾亲征之前,正统十四年的时候,京城内的兵力记录为489117,可是当时能够实际调用的兵力其实只有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在这一般中,并非是所有人都可以上战场,甚至有些人被加入到军队,根本就没有经过实战。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卫所中很多的士兵,其实是要进行耕种的,战兵是卫所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为屯兵也就是屯田耕种的士兵,还有守军,而屯兵在其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以此来计算,京城卫所中的战兵满打满算其实也就只有14万人左右,假设班军可以满额到8万人,囊括上这些所有的战兵,其实实际兵力也只有22万左右。

22这个数字距离50就已经很远了,而且朱祁镇出征的时候更加不可能将这些士兵全部带上了。因为在朱祁镇出征前的六月份,他命人在京营选出45000人前往大同、宣府备边。御驾亲征的时候已经是七月,此时京城的兵力剩下了十万左右,再加上可能满额的班军八万,再减去留守的兵力,能够跟随朱祁镇出征的士兵不会超过20万。

其实等朱祁镇达到土木堡的时候,其实战兵大概也不过13万人而已。另外,蒙古的军队其实也会只有两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2万这个而数字,其实它的来源也是《否泰录》,不得不说它确实误导了很多人。事实上,土木堡中参战的蒙古士兵,其实也应该在13万左右

更巧合的是,瓦剌在土木堡之战中的真实兵力也并未记载在正史上,不过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些记载来推理。

托欢太师之子额森(也先)....本日带领都沁.都尔本二部落行兵于汉地”此句出自《蒙古源流》,在其中我们可以简单的翻译一下,再解读一番,蒙古在这时大概拥有44万的兵力,不过这个44可能也只是一种夸张或是比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其中能够真正参与土木堡之战的蒙古士兵,肯定也不会超过半数,再加上当时有人9万人去围攻京城,还有三万人深入中原,最后在土木堡的蒙古军队最少12万

以此看出,土木堡之战中的明军与蒙古骑兵的人数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不得不说,蒙古的兵力更加的精锐,战败其实也并非只是数字的差距,但是50万对上2万这个说法属实是太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