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斑蛾幼虫在吃树叶。  记者 倪黎祥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斑蛾幼虫在吃树叶。  记者 倪黎祥摄

本报记者 严松

昨天,苏城迎来降雨,市民们出行都会带把雨伞防止被淋湿。然而,在姑苏区潘环巷,居民们的雨伞无奈多了一个“新功能”——遮挡随时掉落下的“虫虫雨”。原来,在潘环巷尽头,一棵30多年树龄的重阳木成了毛毛虫的大本营,原本绿油油的树叶一个星期被吃得精光,时不时垂落下来的虫子让附近的居民胆战心惊,“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虫虫雨’最密集的时节,大家都不堪其扰。”住在附近的居民李先生说。

30年树龄重阳木得了“慢性病”

一年四季不间断孵化“毛毛虫

潘环巷是东大街支巷,是附近居民买菜、上学的必经之地。在潘环巷尽头,一棵粗壮的重阳木生长了30多年,远看树冠形状优美,走近一看,却发现下端的树叶“消失”了,被虫子啃了个干净,只剩下一些细碎的小枝条。

薛冬梅是附近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负责这一片区已经好几年。她告诉记者,这棵树种植于小区刚建成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发现虫害问题。但从几年前开始,一到天气炎热的时候,就有居民到物业处反映,这棵重阳木上垂下来很多毛毛虫,时不时掉落在经过的居民身上,让不少人胆战心惊。

“关键是这种虫繁殖速度非常快!”张秀梅住在附近,说起这棵“会下雨”的树,她十分害怕,“一年繁殖4次,其中夏天的时候数量最多。”张秀梅说,有一次她经过树下,看见紧挨着的围墙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虫卵,“当时就感觉头皮发麻,赶紧跑开了。”

锦斑蛾幼虫具有耐药性

不小心触碰可能导致过敏

“虫虫雨”到底是什么虫?居民不堪其扰的同时,对于这种繁殖速度极快的毛毛虫也挺好奇。记者在现场观察到,这些毛毛虫大约1-2厘米长,呈黄褐色,通体有毛,蠕动较慢,有些虫子趴在树叶上,有些则吐出丝状物,悬挂在半空中,远看像树上垂下的一个个小铃铛,在一些不起眼的树叶上,还有一些黑色的飞蛾停留。

沧浪街道东大街社区网格长金吴畏告诉记者,他们曾经研究过,这种毛毛虫为锦斑蛾幼虫,是一种专门吃重阳木的昆虫。“重阳木锦斑蛾为鳞翅目,斑蛾科,主要危害重阳木。其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幼虫呈毛毛虫状,时常吐丝自树上‘吊落’。且幼虫身带刺毛,不小心触碰可能导致过敏和皮肤不适。”金吴畏说,而且,经过这几年的处理结果来看,锦斑蛾幼虫具有一定的抗药性,之前喷洒的药水如今收效甚微,“只要有一颗虫卵,迟早满树都是毛毛虫。”

360°无死角喷洒药水

进一步遏制虫卵的繁衍

锦斑蛾无论是幼虫还是成虫,对于鸟类等天敌来说,都是一道美味。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重阳木锦斑蛾较难爆发,但缺少天敌的城市干线道路容易成为重阳木锦斑蛾爆发的“温床”。“毛虫悬丝倒垂,几乎挂满了整棵树,居民行人路过时不经意就会掉落在身上。这条小巷又是出行的必经之路,实在是太困扰了。”家住姑苏区沧浪街道东大街社区潘环巷的网格员、楼道长屠喜萍在收集居民意见之后,向社区反映了这一情况,希望社区能够尽快处理重阳木的生虫情况,帮助居民恢复正常生活。

接到居民反映后,东大街社区立即将虫害树木上报街道城建处,由城建处联系绿化养护专员对遭受虫害的树木进行药物喷杀。“今年,我们对该棵重阳木进行360°无死角喷洒药水,对于顶部难以喷洒的部分,采取无人机进行喷洒,此外,对于可能留有虫卵的树枝、叶片,进行修剪,争取深度遏制虫卵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