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终将面对一个“更老”的社会。

如何为老年人撑起健康保护伞?这些年,株洲先行先试:让家庭医生团队“进家门”,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深入融合,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有“医”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医生团队进家门

“小吴医生好!又麻烦你了。”“您不用出门迎接我,外面天热,赶紧回屋去。”近日,天元区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办主任吴慧贤来到泰西小区,对高血压患者周爷爷进行家访。

周爷爷已70高龄,患有高血压多年,由于唯一的儿子在外地工作,照顾两位老人身体健康的重担落到社区医护人员的身上。

“我有个头疼脑热,一个电话小吴医生就上门来了,像亲闺女一样好。”周爷爷说道。

“我们辖区人口达13万余人,老年人接近30%,让老年人老有所‘医’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吴慧贤介绍,为了实现服务“零距离”,该中心组建了多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小组,重点关注空巢、独居老人家庭,对老年人主要开展常规体检、把脉问诊、用药指导、健康讲座等。同时,他们将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及时为他们提供长期随访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还启动流动巡诊机制,家庭医生团队将服务送到小区、送到楼栋、送到居民家中。

像吴慧贤一样的家庭医生在株洲已不鲜见。目前,我市组建了919个家庭医生团队,融入2032个社区网格,签约服务145.19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率达65.2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区医院“嵌入”养老模式

对于家住芦淞区的孟大爷而言,自从家门口开设了养老护理中心,他和老伴的烦恼便消散不少。

原来,孟大爷和老伴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以往,老两口常在各家医院奔波,既费钱又折腾。

去年,他们住进芦淞区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养老护理中心,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二人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

2019年,为更好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1200平方米的病房改造成养老康复中心,开设中医馆、理疗馆、健康小屋、中医熏疗室、餐厅等。每天有专科医生为老人做健康检查,协同护理员巡视、查房等。

这只是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芦淞区已打造医养床位1385张,其中医疗床位256张,养老床位1129张,通过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的合作互补,实现以医促养,以养助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约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

“有你们上门来换导尿管,方便多了!”家住天元区的刘大爷因病卧床多年,需要定期更换导尿管。

前两天,刘大爷的家人在网上预约了导尿管护理服务。下单后,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派出护士赶往刘大爷家。

上门后,只见护士评估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利落地完成了导尿管更换,同时向老人家属告知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同样享受到“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还有家住芦淞区的陈大爷。几个月前,他因不慎烫伤导致双下肢创面坏死严重。

出院后,因双足跟及足背创面未完全愈合,需要定期换药。由于家住楼梯房加之行动不便,去医院换药成了陈师傅的难题。

在亲友的推荐下,他通过线上下单,预约了护士上门服务。“护理上门服务可以真正让我们少跑腿。“陈大爷称赞道。

事实上,早在2018年,市中心医院完成“护联体”签约工作,组建了首批107人的居家护理团队。2019年,株洲市“护联体”与湖南格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格尔护士”平台,开启“网约护士”服务。通过该平台,医护人员能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等,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健康宣教、安宁疗护等服务,将院内服务延伸到社区、家庭。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现已签约医院200余家,服务患者约10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