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第203师作为第68军主力师,为何却与守备第4师合编?

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央军委决定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这也就意味着要面临“去”与“留”的问题,沈阳军区第68军也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众所周知,第68军在此次大裁军中撤编。令人遗憾的是,该军头等主力第203师非但不能保留番号,还要与守备第4师合编。此调整,究竟是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冀中军区相关文物

为此,我们还要从第203师的师史源头说起。1947年8月,冀中军区(新)独8旅成立,该旅是以冀中军区11分区(第73、第82团)及9分区80团为基础组建的。1947年11月,独8旅编为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17旅。1948年5月,该旅随纵队改隶华北军区第2兵团序列,后又划归第3兵团建制。

1949年1月,华北军区野战军第6纵队17旅改编为第68军203师(杨栋梁、李志远分任军政主官),下辖第607、608、609团。解放战争时期,第203师及其及其前身部队在清风店、石家庄、元氏、保西北、察南绥东、保北、绥远、张家口、太原等重大战役战斗中得到了极大的历练。

1951年3月,第203师奉命增编师炮兵团(该团后改番号为炮兵第583团)。6月,第203师随军在第20兵团编成内入朝参战。在朝期间,第203师经历了现代战争的洗礼,毙、伤、俘敌2万余人,自身也付出了伤亡8958人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育才和他的战友们

特别是金城战役中,第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亲率一个侦察班,敲掉了韩军首都师1团(即‘白虎团’)团部,并缴获了该团“优胜”虎头旗,整个战斗过程仅用时十几分钟。战后,杨育才被志司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被朝鲜方面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955年3月,第203师随军载誉归国,后属济南军区建制。1963年3月,第42军126师坦克自行火炮331团调入步兵第203师。1967年10月,坦克自行火炮331团调归坦克2师建制。1969年12月,第608团调入第26军78师建制,并改称233团。为补齐建制,第68军重建第608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备第4师退伍老兵合影旧照

1976年5月,第68军千里北上转隶沈阳军区,第203师也由江苏徐州地区移防吉林省蛟河县。1985年9月,第68军撤编,与赤峰守备区合编。同期,第203师移防林西,也随之与守备第4师合编。在笔者看来,第203师与守备第4师的合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第68军因“军史短、资历浅”而撤编,第203师番号亦未能保住;

1985年百万大裁军之际,沈阳军区也有精简整编任务,手心手背都是肉,撤哪个野战军都是于心不忍。按照“裁新留旧”的军改大原则,第68军因“军史短、资历浅”而奉命撤编。为何说第68军军史短、资历浅?大家且看当时沈阳军区各集团军的军史源头:

第16军

该军老底子是南昌起义、平江起义、湘南暴动和闽西暴动等武装起义部队发展起来的红1军团2师5团和红3军团4师12团;

第23军

该军前身可追溯到土地革命初期建立的红军闽浙军区挺进师、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第4、第5支队以及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

第39军

根红苗正的“红军军”,前身系红15军团;

第40军

该军是以山东军区(第3师、警3旅)、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第21、第23旅等)为基础组建的,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均有不俗表现;

第64军

第64军也是一支带有红军血统的英雄部队,前身可追溯至“三湾改编”后的中国工农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特务连。

相比之下,第68军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中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没有一点红军底子,军史也远不及区内其他兄弟部队。是故,第68军被列入了裁军名单。第68军撤编后,与赤峰守备区合并,以组建新的赤峰守备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沈阳军区第68军203师退伍老兵旧照

在此背景下,第203师番号未能保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原昆明军区第11军,该军第32师与蒙自军分区合编为成都军区守备2师、第33师师部则与炮65师一部合编为第14集团军高炮旅。比较幸运的是,第11军军内头等主力第31师得到了保留。

二、沈阳军区是“三北”方向的重点地区,应当编有必要的守备力量;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苏交恶以来,苏联在中苏(蒙)边境,面临我“三北”方向集结重兵。沈阳军区长期直面苏军钢铁洪流,在历次精简整编中都是重点照顾的对象,长期配备6个野战军和若干守备区(警备区、要塞区)及其他军兵种力量,是我军人数最多的大军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沈阳军区赤峰守备区某部旧照

1985年,苏联在我“三北”方向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我国南疆与越军尚在两山轮战。最为关键的是,越南恰恰是在苏联的支持下,频频在我边境地区寻衅滋事。有鉴于此,沈阳军区保留必要的守备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况且,第68军是名副其实的野战部队,可提升赤峰守备区的战斗力。

综上所述,第203师与守备第4师的合编,此为第68军在百万大裁军中,所体现出的讲大局、讲团结、讲纪律 讲奉献精神的缩影。守备第4师带着第203师的血脉,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1991年4月,守备第4师缩编为旅。1992年10月,守备第4旅随赤峰守备区的撤编而撤编。至此,第203师的历史宣告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时代的“打虎传人”

尽管野战部队编制序列中没有了第203师,可该师的部分英模连队还是得到了保留。比如,“特功四连”后来分流至武警机动第120师355团。历经调整转隶,“特功四连”永站排头、永争第一的战斗作风,已经成为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中队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的“打虎传人”,奋战在强军新征程上,这也是属于老68军的无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