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耸立在世界之巅的“红色巨人”轰然倒塌,四分五裂的社会主义阵营就此解体,作为苏联遗产最大继承者的俄罗斯,在无数次变革之后,仍旧沉寂。

经济,是国家命脉之一,如果经济建设起不到应有的水准和作用,那么国家进展也会受到严峻制约。

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七大寡头”的名号十分响亮,他们号称共同掌控着俄罗斯全国的经济链,更是被称为“动一动手指都能让西伯利亚大地颤抖”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普京已经在俄罗斯执政20年,他曾经喊出的“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的口号仍旧让人记忆犹新。

俄罗斯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国内的经济状况究竟是怎样的?普京引领的经济变革到底有没有起到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眼云烟,经济大幅衰退的辉煌帝国

谈及俄罗斯的经济,上个世纪著名的“休克疗法”就是绕不开的话题。

“休克疗法”原本是一个医学术语,旨在让病患者进入休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这个名词在经济学中被视为“激进派”的手段,主要用来维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这一方式有利有弊,能够帮助国家稳定局势的同时,也会带来短时间内的巨大冲击,称得上是“一锤子买卖”,挺得过去就是一片光明未来,挺不过去就是一蹶不振,惋惜俄罗斯并没能挺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遗产”,同时也承受了苏联留下的大部分问题,其中对国家影响最大的就是经济。

这时作为掌舵者的叶利钦陷入了纠结当中,究竟是继续连续苏联的计划经济道路前进,还是转型为市场经济,成为了俄罗斯最大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计划经济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苏联遭受的折磨俄罗斯自然不能再体验一遍,于是叶利钦大手一挥,决定搞市场经济。

怀揣着壮志雄心,叶利钦找到了彼时在俄罗斯风风火火的“青年改革派”领导人之一盖达尔,这位年仅35岁的年轻学者向叶利钦饱含深情地阐述了自己的理念和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期望,二人一番交谈,似乎俄罗斯的强盛就在明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当时整个国际的大环境都被西方世界覆盖,舆论主体一直由美国操纵,盖达尔自认为已经掌握透彻了市场经济,虽然没有实践,但是他仍旧饱含信心。

在叶利钦眼里,“休克疗法”是最适合俄罗斯当下局面的“猛药”,最重要的是,玻利维亚曾经和俄罗斯陷入同样的麻烦,他们就成功借助“休克疗法”扭转了国内的经济问题。

再加上盖达尔传递的“先进理念”,叶利钦果断下达指示,任命盖达尔为国家代总理,主持经济改革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具体推动的过程中,盖达尔又针对俄罗斯进行了专项部署,在他的指示下,俄罗斯大肆推广私有化改革,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组,由个体进行重新承包。

盖达尔看来,既然苏联时期大家都对政府失去了信任,那么咱们就把国家资产分给老百姓,但是此时的俄罗斯内部物价飙升,市场一片纷乱,一般百姓根本无力承担所谓的“国家资产”,于是大量国有资源落入少数人口袋,他们也成为了俄罗斯“寡头”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困难险阻,俄罗斯面临的变革与挑战

短短一年之后,盖达尔被取消了代总理的身份,叶利钦大力支持的“休克疗法”也宣告失败,与之同时到来的,还有俄罗斯原本尚存一线的经济彻底倒塌。

整个俄罗斯就此陷入了纷乱和动荡之中,人民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今天有没有饭吃,因为明天什么样子根本无法猜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俄罗斯的经济已经惨到根本无法挽救的局面,大量印钞对当时的俄罗斯经济市场来说基本上毫无作用,于是叶利钦再次大手一挥,提出了“贷换股”政策。

这个政策就是寻求在私有化改革时期赚取到大量利润的“个人经济体”的支持,叶利钦将国家所有的矿产和石油开采作为资产打包成股份送给他们,以此换取真金白银。

经过这一来一回,这些少数有钱人彻底成长起来,摇身一变成为了背靠政府,手握国家资源和庞大资金的“寡头”,俄罗斯也从此刻开始,彻底落入了“寡头”的操控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少数人的话语权超越人民之后,国家的进展就会陷入停滞状态,俄罗斯正是如此,“寡头们”为了继续谋取私利,贿赂收买了大量政府官员,导致俄罗斯一心致力于改革的实干官员集团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措施。

这一情形一直维持到普京正式执政。1999年,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立志要让俄罗斯变得强盛的他立刻发动了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初衷很好,但是在改革的实际操纵过程中普京遇到了巨大的阻碍,他公布的一系列事关经济和政策改革的指示都得不到好的执行。

此时俄罗斯国内超过70%的石油在“寡头”手中掌控着,普京只要颁布触动他们利益的政策,这些“寡头”就会联合起来抗衡普京,导致俄罗斯的经济仍旧很难有大的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普京毕竟是普京,他的强硬政治手段在进入到21世纪后得到充分展现,在普京武力威胁的高压之下,叶利钦时代遗留下的“七大寡头”几乎全部消逝在历史的云烟当中。

到了2008年之后,普京政府已经收拢回了超过40%的国有资源,对石油和大型军工企业复原了主导操纵权。

俄罗斯的经济开始从“倒塌期”进入了“和平稳定期”,不过在新的时代俄罗斯的“寡头”势力仍旧存在。他们如同雨后春笋般不停冒头,同时俄罗斯内部的腐败和产业模式不均衡始终制约着俄罗斯的经济,即便普京的操纵力再强,如今的俄罗斯仍旧难掩疲态。

何去何从,该如何挽救国家的未来

根据今年1月和2月的俄罗斯联邦经济进展部的一份报告显示,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下跌,同比去年下降3.2%,去年他们的下降幅度为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俄罗斯官员普罗科彭科爆料称,俄罗斯真实的衰退情况远超人们的想象,如果不是政府提前投入的大量资金,这份衰退数据只会更加惨淡。

截止到今年3月份,俄罗斯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达到了4万亿卢布,并且国内比较依靠的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收入也因为制裁减少了一半,无疑让原本就比较糟糕的俄罗斯经济再次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的国际社会仍旧需要俄罗斯保持强大的影响力,同时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合作开展也需要俄罗斯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但是俄罗斯如今的状况显然不符合世界人民对他们的期望,俄罗斯的影响和威慑更多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普京的“强权政治理念”当中。

这实际上并不符合未来国际进展的方向,如果俄罗斯的经济始终低迷,仍旧找不到好的改善方向,那么俄罗斯恐怕将失去现有的国际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情形普京其实也早就预料到了,他曾经在国家杜马上进行过发言:“俄罗斯的进展需要新的源动力,否则将看不到未来的视野在何方”。

普京很清楚在国际关系中多边政策的重要性,但是西方阵营的孤立和逼迫让俄罗斯不得不保持高压态势。

一旦俄罗斯在未来的某天失去了现有的军事威胁,再加上一直以来都无法得到改善的内部经济和工业体系,那么俄罗斯要面临的挑战,将会是苏联解体后最大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无论如何,俄罗斯现今的状况并没有糟糕到难以承受,并且在和西方阵营的逐步对抗中俄罗斯也慢慢适应了切断和西方世界联系的节奏。

不过国际局势风云莫测,俄罗斯在欧洲的“泥潭”中仍旧没能脱身,除此之外俄罗斯未来将要面临的问题也相当严峻。

毕竟国家和人民需要吃饭,而“偏科”重工业严峻的俄罗斯如何提升轻工业和制造业是最大的挑战,经济改革不理想不可怕,可怕的是进展道路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