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成东
东哥笔记100:
什么是好的企业战略?就是活的更久,而不是长得更快。很多人都知道墨西哥沙漠有种巨柱仙人掌,一次暴雨能吸水1吨,但根系很浅,也很容易受微风吹倒。像美国红杉这种奇葩,长几千年,虽然每年都长不多,但终究成为巨人!
东哥和某企业高管开会,谈到了公司如何制定有效战略问题。战略部的人大多来自知名咨询公司,PPT写的很好,但很难落地,缺乏关键性洞察!缺乏一眼看透本质的思考。
我说,不奇怪,这些人没有在行业圈子里,怎么可能有行业洞察!简单的说,“有效输入+正确方法论=输出洞察”,没有有效输入,后面就无从谈起了!
毛泽东用兵一贯原则,“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商场如战场,创业公司应该先拿下长尾市场/利基市场,然后再考虑和巨头逐一争夺核心市场。
写历史,也是在写电商。写战争,也是在写战略。
01
什么叫做好的战略?
好的战略不是决策千里之外预见未来,而是战略一定与行业和公司发展阶段匹配,公司资源,以及管理团队能力经验匹配的。东哥以为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错误都可能是致命的。很多C轮死的公司,问题大多不是出在模式本身,而是战略节奏和自身发展阶段不匹配,用力过猛死了。
纵观整个商业历史,我们看到有很多公司陷于低谷差点死掉,又否极泰来的例子。像苹果公司,一度四处找人收购自己的公司却没人要,如今市值万亿美元;像京东,多次在现金流断裂的边缘找不到融资,如今市值千亿;还有阿里化身敢死队跟ebay死拼,结果找不到变现模式,2001账上只能维持半年……
有太多这种被认为必死的公司活了下来,还创造辉煌的公司。假设这些公司预计到自己的死亡时间就开始解散团队放弃,那就没有今日了。有时候不到最后一刻,都还看不到转机。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要轻易放弃。
创业,就要靠胸中一口真气不散。但这种坚守绝对不能是死守,一定要在不变中求变。如同攀岩一般,你放手就摔下去,你找到支撑点坚持住但却不想办法找上去的路线,也不是解决之道。
商业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起起伏伏,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听过来人的话,少走弯路。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02
关注三个要点,四个原则
公司战略重点关注三个点:用户,公司和竞争对手。
公司战略重点关注用户需求点,公司自身需要建立的长期竞争壁垒关键点,针对竞争对手分析的差异化点。
一个公司战略好不好,三五年后回顾自己的产品服务,有没有满足用户需求,是否建立起竞争壁垒优势,与竞争对手建立起差异化核心能力。
好的企业战略要符合4个原则:
1.适应环境原则,简单的说内外部企业经营环境,不是格局越大越好;
2.整体最优原则,强调企业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3.全部参与原则,战略不是某一个部门而是企业整体,每一个员工参与;
4.适度合理原则,战略是长远的,但环境变化很快,要留有调整空间。
所以战略制定要有一定的自有拓展度。
03
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要区别对待!
去年之间和一个字节跳动投资部的老朋友聊,我说你们今年投资怎么样? 资本寒冬,前段时间在投资圈做了个调查,基本减半。
朋友说,我们没什么影响,投的还蛮多的。我说有哪些方向?
主要还是两个方向,一个是财务投资,一个是战略投资。1亿美金项目也不少。战略投资,更多是控股的,还是希望看更远的业务协同,包括硬件。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事,就是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从出行/运输需求来说,投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肯定是最好的,一条京沪线200多亿收入,近百亿利润,而在贵州云南修建高铁高速公路显然在财务上不划算。
道理是一样的,国家在整个投资布局中,有一些是要赚钱才能持续的,还有一部分是战略投资,核心是不考虑盈利的。除了平衡中西部发展,脱贫致富,缩小贫富差距,还有些工程是为了国家安全。
比如航天军事工程,短期在财务上不划算,但是大量高科技技术,最终军转民,会带来更大的国家产业提升。
公司如此,国家更是如此了!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不是一回事。
04
高度市场化的竞争,没有公司会偷懒
龟兔赛跑,兔子偷懒而让乌龟赢了,这个是童话里面的故事。高度市场化的竞争,没有公司会偷懒。之所以有些电商失败了,既有团队运营上的失败,更多是方向上出了错误,融资不够及时,业务的重心和节奏与大势南辕北辙,与自身匹配的资源能力南辕北辙,做了大量的无用功,错失了时机。
风大了,猪都能飞起来。逆风而行,即使大鹏展翅也难以翱翔天际!优秀的团队,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才能成功。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的方法更重要。前者是战略的事情,后者是执行的问题。
至于小公司战略重不重要,我觉得一开始想清楚还是重要的,业务模式,产品用户定位,凡此种种一开始想清楚了,此后就是执行的事情了,也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是南辕北辙,和行业趋势背离,那就是事倍功半了。
当然战略职能不只是说预警危机,另外还有发现机会。
很多老板对战略不以为然,过去太成功的老板更是如此,难免会懈怠。但行业的变化太快,老板有太多的跟不上。以不变应万变是万万不可能的!连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都在变化,我不太清楚有什么牛逼的公司有什么牛逼的自信理由自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05
战略咨询也是给企业看病治疗
东哥不懂医,也不给人看病算命,但我是给电商公司看病治病,所谓战略咨询(业务诊断)。
当然公司和人比起来,简单多了,人生病的原因太复杂了,但也经常,牵一发而动全身,A出毛病了,要你命的可能是B。但你只是治好了B是不够的,可能还有其它诱发疾病,还有复发。所谓治标不治本!
对给公司看病来说,也有一样的情况,就是表面看是B问题,比如不到半年前我们和T公司合作,收入增长压力大,费用奇高无比,此前亏损严重,曾被行业广泛质疑。很多人都认识,很多人都以为它可能倒闭了。但问题,未必是B的问题,想破脑袋,也无法增长收入,降低成本。
我一直知道这个公司是个大金矿,潜力无限,年前找创始人聊。聊了两三个小时,我说我很看好你们,一年赚几十亿问题不大(当时也就刚盈亏平衡)。我也指出了所有问题症结,反正不管他信不信。我说这样吧,你回去尝试向用户收一笔钱,一笔之前没有收过的钱。
然后他就回去收了,现在一个月能收一千多万。当然两个月后正式合作了,公司业务整体做了很多调整,整个业务,全业务指标都在快速优化很多和收入和成本没有直接关系!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动T公司的产品,战略,组织,人事。现在T公司盈利很好,增长也非常好。
当然给公司看病和给公司看病,不能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人,还是太复杂了!公司比较简单,只要不违反商业的正常规律,其实都能非常赚钱。
06
把握大势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亦或个人人生,把握大势是最重要的。
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在中国这么一个上升趋势的国家,就算你再蠢就算你是个懒汉,都有人上门来求着你帮着你脱贫。这叫运气!
所以个人和企业都会极大地被国家的战略影响!国强民富,肯定是没有错的。当然民富国强,也是相辅相成。
不是格局大的战略叫好战略,而是匹配自身公司资源能力,匹配市场节奏的战略才叫好战略!!格局太大,能力资源又不足,叫做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感谢转发分享,给更多创业者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