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一穿,风度翩翩。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山西临汾市中心医院花费近600万元购置工服,其中男士西服套装单价为2220元、女士西服套装单价为2160元。白大褂换西装,这是什么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中标该院工服购置的公司在中标前1个月,将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某服饰有限公司并变更经营范围,此事或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生物科技公司在中标前改变名称和经营范围,是不是专门为竞标而改的?这很可能就是“量身定制”的招标。最大的可能就是中标公司提前知道内幕,与医院的知情者或掌握大权的人内外勾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量身定制”,提前把招标条件打造得尽量只有这一家公司独有,在招标前就已经把大部分其他参与竞争的企业淘汰掉了,只有那个内定的企业会完全符合条件,毫无悬念地中标。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机构应该对中标公司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审查,看是否存在内幕,是否有人因此获取高额回扣等非法收入。网友说,这样的招标不是衣贵,是扣贵,扣是回扣的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30日,临汾市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此事“组织正安排应对”。哪个组织?安排应对又是什么意思?要知道,临汾市中心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如此回复,实在有失水准。这种回复给人的感觉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是想办法堵住别人的嘴,或者想办法弄虚作假蒙混过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普通群众看来,穿白大褂的,就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穿西装的就是官员或者商人。医生在工作之外可以穿西服,但医生拿西装当工服,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医院在考虑采购西服的时候,是否进行了充分的比较和评估,是否考虑了此举可能带来的影响?这次招标是否确保所购买的物品物有所值?如果医院方面无法提供充分的理由和依据,那么这个高价采购决策就值得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下,医疗资源紧张,医疗费用高昂,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了社会痛点。作为一家三甲医院,应该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生的医术,让老百姓看病方便,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而不是耗巨资购置工服,这无疑会引发公众对医疗资源的担忧。医院方面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购置工服,自然会减少用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资金,造成的后果就是医生的外表形象靓了,百姓享受的医疗服务降了。医院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的提升,而不是在工服等表面问题上花费过多的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百姓去医院看病,看到穿白大褂才会心安,看到穿西装的,想到的不会是医生的医术,想到的可能是自己口袋里的救命钱。为百姓心安计,也不应该花600万买西装当工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医疗领域的反腐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希望这不是一场风暴,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像这样医疗领域的“量身定制”式招标,很可能就是典型的医疗腐败,应该好好查一查,让医疗领域早日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