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价格的涨跌,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成品油价格由谁而定?难道油价真的“涨多跌少”吗?

“油价涨了!”

作为“油车一族”,这四个字最能牵动大家的神经。

在最近一次调价周期内,国内成品油价格小幅上调,92号汽油价格上调0.04元/升,95号汽油上调0.05元/升。本轮调价是今年的第17次调价,此次调价过后,今年成品油油价呈现“九涨六跌两搁浅”的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车计算,本轮油价上涨后,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多花2元左右。

对于“油车一族”而言,每一次油价上调都会带来一次“钱包之痛”,甚至不少人吐槽,该不会是“油桶”又贵了吧!

事实上,成品油的价格并不是某几家企业“一拍脑袋”决定的,它的背后是一套经过渐进式改良的定价机制。随着行业产生诸多新的变化,未来成品油定价机制还有望向着市场化、透明化的方向改善。

01

谁决定了汽油价格?

谁决定了汽油价格?

事实上,目前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第一要素是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

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变动(主要以布伦特油价为主),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若调价的幅度少于50元/吨时,则累积到下一周期再进行调整。

之所以国内成品油价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挂钩,是因为我国的原油消耗大部分依靠进口,而大量的进口必然会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随波而动”。

那为什么我们有时会看到国际油价明明跌了,但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却涨了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价格调整是根据10个工作日内的国际油价均价而定,而并不是根据最新一天的国际油价。这种“滞后性”使我们无法及时跟上国际油价的最新变化,才会出现“跟涨不跟跌”的感觉。

不过,成品油价格也不会随着国际油价无休止地上涨或下跌。在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设有价格调控的上下限,被称为“天花板价”和“地板价”。也就是当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成品油价格触及“天花板价”,则不再提价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则触及“地板价”,成品油价格不再降低。

这种油价上下限的设定,其实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措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油价过高或过低都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比如,一旦油价过高,消费者的用油负担会大大增加。而油价过低,则可能导致国内原油产能的萎缩,长期来看不利用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特别注意的是,在“地板价”的情况下,没有继续下调的部分差价并不是直接留给企业,而是作为“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

除了国际油价的影响因素外,成品油的定价还会考虑流通中相关税费、炼化成本及行业平均利润,最终加以确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定价机制的改良之路

定价机制的改良之路

国内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改革。

计划经济时期,国内的成品油价格由政府制定为主,但这种定价机制存在一定的弊端。1998年以后,我国开始摒弃政府指定价格的方案,逐渐实行政府指导价格机制,与国际原油市场“挂钩”,并完善了国际原油市场的参考范围。此后,国家多次调整定价方式,最终形成了我们当前实行的2016年颁布的定价办法。

回望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发展之路,从政府定价到政府指导并与国际成品油市场挂钩,成品油的“定价法则”越来越趋近于市场化,因地制宜、因时而生的定价机制正在一步步被完善。

而目前,全球成品油的定价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实行市场化定价模式,成品油价格一天一调整;第二种则是中东部分富油国家实行的政府定价模式,通过政府发放补贴的形式来实行长期低油价;第三种则是我国实行的这种“中间道路”,即政府管控与市场化相结合,日本、韩国等国家采用的也正是这种方式。

目前来看,政府管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这种定价方式基本符合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国际。但不可否认,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03

推开“全面市场化”之门

推开“全面市场化”之门

没有哪一项制度是天生完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是如此。

比如价格调整具有一定滞后性、企业没有定价权、忽略国内影响因素、引发消费者吐槽等。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进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

2019年国家发布的《中央定价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成品油价格“将视体制改革进程全面放开由市场形成”,表明了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油气领域实现了一系列改革,成品油价格全面市场化正在提速。比如通过推进完善石油期货市场,增强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等主体进入石油市场,增强市场的竞争力量等。

从长期看,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程度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打破现有石油进口,上游勘探、生产和管输环节的利益格局,以及如何促进下游市场竞争。目前来看,改革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更加活跃的成品油市场正在加速形成。

不过,改革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现行成本加成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发挥重要作用,但我们已然站在了黎明前夕,成品油价格完全市场化的大门正在被徐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