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辖区内受到治安处罚人数同比下降50%;各类矛盾纠纷数同比下降33%;6个小区被评为市级平安小区,3个单位被评为市级平安单位,784户家庭被评为区级平安家庭……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昆明市呈贡区龙城街道龙翔社区通过“1+3+N”工作法,形成“你点我讲”的双向交流式精准普法,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一个核心 凝聚强大合力

龙翔社区打造“街道联系组+社区党总支+居民区党支部+‘双报到’党员+网格员”五级联动体系,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落实“每周一通气、每月一点评、每季一小结”制度,定期分析研判辖区矛盾纠纷。

辖区7个居民小组42个楼栋划分为10个网格,配备网格长、兼职网格员、楼栋长、网格管家60余名。建立居民信息建档立册,对流动人口、婚恋纠纷家庭、特殊人群等群体重点标记,“民情日志”记录排查、收集的各类问题。

对重大、疑难问题,该社区及时联合“双报到”党员、网格员、楼栋长、妇联、“两代表一委员”、社区民警等多元力量,召开议事协商会解决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共解决农民工讨薪等10余个难题。

  三种方式 创新社区治理体系

龙翔社区采用“关注+四星划分+三色管理”分级分类服务管理社区居民,将30名重点人员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关注等级,按照相关规定,定期上门主动了解情况,长期跟进回访。把失独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人群和出租户、流动人口,按照“红、橙、黄”三色进行管理,重点关注“三类”人群反映诉求,及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给予帮助、扶持,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感、满意度。

同时,商圈商户主动参与营商环境打造,采用“五共融五色圈”方式为辖区群众营造更加舒心的休闲娱乐购物环境,引领商圈治理,评选出“党员经营户”“诚信经营户”10余户。

  “N”种资源 凝心聚力补短板

龙翔社区开设“普法小超市”,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共同制定“服务菜单”,街道专员为“店长”,社区书记为“副店长”,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等为“店小二”。居民点单,“店长”制单,“副店长”派单,“店小二”送单,最后是居民对此次法律服务进行评价,社区收集意见整改完善服务过程。

龙翔社区“宝妈联盟”均由全职妈妈组成,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辖区内流动人口基数大,邀请社区组织有意愿的‘宝妈’加入,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团建活动、亲职教育等,让她们在群体活动中获得社会支持和帮助,实现社会融入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减轻婚姻家庭生活积压的负面情绪,减少家庭矛盾纠纷。”龙翔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该社区联合物业、派出所,每周三和每月逢8日、18日、28日为民情接待日,接待群众反映诉求,且通过“茶座”的轻松方式,为社区居民宣传法律、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心理疏导等工作。目前已接待居民12人,收集社区治理问题10个。

“社区治理、调解工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过程中遇到法律相关方面的问题时,法律‘能人’提供了大量帮助。”一名社区居民告诉记者,今年在解决电梯故障问题时,律师和社区民警提供了大量有用、实用的法律建议。

据介绍,该社区邀请法官、检察官、社区民警、律师加入普法工作队伍,从专业的角度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解答居民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本报记者 李艳 通讯员 李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