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8年3月下旬,日军集中兵力向台儿庄发动猛攻,意图夺下这处重要的军事重地,继续推进侵略路线。

为粉碎敌人阴谋,西北军将领池峰城临危受命,率第二集团军第31 师以血肉之躯坚守20多个昼夜,最终成功守城,奠定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一战的最终胜利。

然而,作为台儿庄大捷“头号功臣”的池峰城,非但没能得到应有的嘉奖,反倒在建国后被抓捕起来,最终老死狱中。对国家有功的抗日名将,缘何会落到如此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危难之际 力挽狂澜

1937年7月7日 ,侵华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挑起了全面入侵中国领土的序幕。一时间,国内各大城市民众深陷水火,饱受战争荼毒之痛。国破家亡之际,国民党同共产党达成共识,建立抗日联盟统一战线。这让早就按捺不住上阵杀敌的池城峰,心里总算放了晴。

6年前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军堂而皇之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铁轨,还将自己做的坏事栽赃给中国军队,将沈阳北大营夷为平地。次日,由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消极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成为了日本“伪满洲国”政权的殖民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的消极态度让池峰城大失所望,身为国民党陆军中将的他,自从事情发生后就一直盼着能带着部队和日军对抗。如果不是那时的蒋介石贪生怕死,专注于研究怎样击垮共产党,估计自己早就快马加鞭的赶到东北教训日军了,何必非拖到现在再出手?

话虽这么说,眼下国难当前,为了阻挠日军侵占全中国的计划,池峰城决定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对敌作战上。这之后,他一直按照上级安排,先后带领部队前往山东、河北、湖南等战场抗击日寇,立下了不少功劳。但真正让池峰城一战成名的,则是台儿庄大捷。

1938年3月中旬,由于此前第一阶段中进攻津浦路南北两侧的计划受阻,北线日军决定变换策略,先行攻占台儿庄,之后再将徐州一并收入囊中。他们兵分两路,左翼日军第5师团坂本支队自青岛崂山湾向临沂进攻,而右翼日军第10师团懒谷支队则负责对滕县发起冲击。

临邑方面,国民党方面已派出第三集团军的庞炳勋、第59军的张自忠等部驻守。3月14日,我军同日军第5师团激战数日后,最终取得胜利。但令人遗憾的是,另一边的滕县虽然最终被成功守住,但第22集团军122师师长王铭章等多半将领,全部以身殉国,战死沙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沂和滕县都没能得手,贼心不死的日军只好调转矛头,将希望寄托在台儿庄上。台儿庄位于津浦路台枣(庄)支线及台潍(坊)公路的交叉点,既是徐州的“门面”,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喉咙”。这片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注定我军和日军会在此爆发一场激烈的大战。

这场战斗意义非凡,某种意义上关乎着中国抗日局势的走向,敌我双方都对此十分重视。日军派出了最得意的“王牌”矶谷师团,大有势在必得的意味。而另一边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也不示弱,果断下令让第二集团军孙连仲率部出发,抢在敌人到来前守住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连仲

事不宜迟,孙连仲综合当下局势,很快作出了“兵分三路”的策略。有两支军队分别隐匿在台儿庄的东、西两侧,而池峰城的第31师的任务,可就非同一般了。作为先头部队的第31师,要赶在后援部队到来前守住台儿庄主阵地,同时还要配合友军,吸引敌人自投罗网。

大敌当前,池峰城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大,当面便对孙连仲立下了“誓与台儿庄共存亡”的军令状。1938年3月24日,2000多名日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对台儿庄小北门率先发动猛攻。当晚,200名日寇闯入泰山庙,但很快就被186团团长王震消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池峰城

这之后,日军曾多次尝试攻入庄内,但每次都会被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原路打回,始终不让他们接近台儿庄半步。3月26日,日军濑谷支队出动六架飞机对台儿庄发动空袭,猛烈的炮火瞬间就将小北门的城墙炸得粉身碎骨,沦为一地破烂不堪的废墟。

铺天盖地的火光中,3000多名日军如潮水般鱼贯而入,很快就占了上风。这次有了重武器的加持,台儿庄的多半城墙被炸塌,负责驻守小北门的181团3营全部牺牲。随着300余名日军闯入庄内,敌人抢占了城内的主动权,几乎胜券在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气焰嚣张、势在必得的日本军队,池峰城怒从中来,决心以死御敌。弹药不够用,他就带领着部队在街巷内同敌人进行肉搏战,虽然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日军的进攻,但城中守军的伤亡也同样惨重。

眼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继城门失守后,城内也岌岌可危,池峰城组建了一支57人的敢死队,预谋趁着当晚敌人休息时,来一场猝不及防的偷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晚,敢死队的队员们换上了日军军服和钢盔,并且每个人的腰上都挂满了手榴弹和一把短枪。他们先分批次从城墙翻入城内,趁敌人都在熟睡之际,敢死队的队员们从暗处冲出来,高喊着口号和敌人打作一团。

此次夜间偷袭,池峰城的敢死队最终共收复敌军掩蔽所5个、民房数栋,狠狠重挫了西北城角的日军。然而,敢死队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57个人仅有13人生还归来。池峰城看着浑身是伤的战士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想给他们一人嘉奖50元大洋。但却被婉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长,钱我们不能收!我们弟兄们,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的,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子孙不做日本帝国主义的努力,是为了争取民族的生存。和死去的弟兄相比,我们是幸运的,可如果我们收下了钱,那我们会永远对不起他们!”

池峰城被战士们的慷慨陈词震动了,更加坚定了和日军抗争到底的决心。3月27日晚,池峰城率部对从城西窜入西北方向的300名日军发动炮击,敌人被歼灭大半,残部退至大庙固守。29日,池峰城亲率一支72人的突击队,在迫击炮的掩护下,又歼灭了文昌阁内的敌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当时间来到4月3日,孤身带领第31师和日军血战八天八夜的池峰城终于有些顶不住了。这几天里,他已经不知道派出去多少批敢死队,身边并肩作战的战士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变少。再铁血的汉子,也无法长久承受这样的损失,何况是池峰城。

于是,池峰城向孙连仲请示,希望能暂时将31师撤到运河南岸。待到重新休整后,再返回歼灭台儿庄的日军。孙连仲闻言面露难色,他何尝不理解池峰城的苦衷,他的部队一向是出了名的“铁血之师”,如今确实已经被消耗得所剩无几。于是,孙连仲向李宗仁作了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孙连仲在通报中哀沉悲戚的阐述,李宗仁一言不发,独自站在作战地图前陷入沉思。他没少和孙连仲等西北军的将领打过交道,知道他们都是很重感情之人,暂时撤退也是为了保全第2集团军的有生力量。

但是,眼下李宗仁已经安排汤恩伯率领军团赶赴台儿庄,预计4月4日中午时分抵达。池峰城的31师如今已经和日军鏖战一周,消耗了对方不少兵力。倘若此时贸然撤退,岂不是给了敌人可乘之机,葬送了之前所有的努力吗?于是,李宗仁这样对孙连仲承诺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敌我之间,胜负之数定于最后五分钟。汤恩伯部的援军明日中午可到,我本人也将于明晨亲来台儿庄督战!你务必守至明天拂晓。这是命令,违者按军法处置!”

孙连仲接到消息,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赶忙传话给池峰城,让他务必带着剩下的守军撑到援军赶到。池峰城为表决心,果断下令炸毁运河上的浮桥,对城内日军发动了多轮反冲锋。直至4月3日夜,池城峰部不但将日寇逼至小北门,还夺回了大部分台儿庄市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5日,池峰城的31师仅剩下1400余人,人数上和武器上均处于劣势。但尽管如此,池峰城仍带领着众人用大刀和敌人打了三天的肉搏战,始终没有让日军靠近阵地分毫。终于,4月6日这天,池峰城的坚持终于有了回应,汤恩伯率军赶到,协助31师展开了全面反攻。

4月7日凌晨,在汤恩伯的重武器兵团和第二集团军的合力围攻下,日军被迫弃城撤退,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最终胜利。这一战,池峰城率31师死守台儿庄二十余日,当获战役头等功劳。为嘉奖他的功绩,国民政府授予了池峰城“青天白日勋章”,傅作义评价他:

“我傅宜生自认论战守之策,当今中国独一无二,可是纵观台儿庄战例以后,便不好以此自谓。镇峨(池峰城的字)之守台儿庄,堪称史无前例,真神人也,宜生遇之当以师礼相待。”

抗日功臣 狱中长逝

池峰城,1904年出生于河北景县的一户普通农家,自小家境贫寒。彼时正逢局势动荡的清末民初时期,军阀混战外加西方列强入侵,让许多农村家庭的生活都如履薄冰,温饱难求。迫于现实考虑,池峰城只得早早辍学,跟着祖父做起了走街串巷的小生意,好帮父母分忧。

池峰城头脑灵光,学什么往往都能一点就会,很快就将祖父做生意的本领学得炉火纯青。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再加上灵活机敏的脑子,池城峰在外做生意渐渐也能“独当一面”。在他的努力下,家里的条件总算有所改善,再也不用过饱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场景模拟

1920年,16岁的池峰城怀揣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顺利考入西北军学军团。不久后,他进入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学习,从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将官班毕业后,又被送入西北军学兵团服役。后来,因为个人能力出色,他受到“布衣将军”冯玉祥赏识,得以进入其麾下效忠。

抗日战争爆发后,池峰城不仅参与过著名的台儿庄大捷,还曾先后参与过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枣宜会战等战争,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1949年1月,傅作义起义前夕,他还协助我党策反了军统北平站长徐宗尧,是北平和平解放的一大功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场景模拟

然而,这位曾在抗战战场上威武不屈、刚毅勇猛的一代抗日名将,最终的结局却令人无限唏嘘。随着国内“镇反运动”的广泛开战,池峰城的国军将领身份被人举报为“历史遗留问题”,他也因此被捕入狱。

1955年3月16日,在经历无数个难熬的铁窗日夜后,52岁的池峰城在病痛中永远闭上了眼睛。他曾经的无限辉煌,为国家作出的那些贡献,直到28年后的1983年5月,才随着北京市公安局的平反,得以公之于世。愿池峰城将军英魂长存,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