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尚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洋火,就是火柴,现在叫火柴,以前叫洋火

小时候,为了一根洋火,我跟奶奶闹了别扭。

洋火那时2分钱一盒,不能随便买,一户一个月只准买一盒。一盒里面,不过三十来根吧,差不多只合一天一根,碰上阴雨天,洋火潮湿,划了几根划不着,就觉得浪费破财,让人很是沮丧和心疼。每家的洋火都很金贵,都舍不得用,妇女习惯摸黑干活,习惯一天两顿饭,为的就是省灯油,省粮食,省洋火。借火,是一种节约洋火的方式,点灯借火,做饭借火,在贫穷又和睦的乡下,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到了做饭的时候,看见邻居生火了,为省下自家的一根洋火,农妇们就想法去借火,拿了一把易燃的干柴,到人家灶膛边引燃,飞一般跑回来,放进自家的灶膛里,小心呵护,生怕弄灭了。有腿脚不灵便的或者遇到刮风天,跑到家把引火烧光了,还差点烧了手,没办法,只好返回重来。不过,一些上年纪的人有一种经验,可以用纸媒子把火引回来,方法是把一张薄薄火纸折叠几层,捏在手里,到邻居家点燃了,不留明火,只留下在纸上的火星星,然后,从从容容走回家,在灶膛前吹出明火,即告成功。吹的时候,是需要一定的技术的,从嘴里出来的风,要大小适中,不能带湿气,更不能带唾液,如果掌控不好,往往就把纸媒子吹熄了。邻居间借火,是相互的,今天你家先生火,明天他家先生火,要是太小气,一回也不愿先生火,总跟邻居借,就会被大家说闲话,说你奸滑。大家的日子都不宽裕,相互借哪怕一根针一把盐一根洋火,都会记清在心里,等到下个月新买这些东西的时候,一一还给人家。

一九七零年,我六岁,刚上小学。跟奶奶闹别扭,就在这年冬季。奶奶的家跟村小学挨边,为了上学方便我每天都住在奶奶家。奶奶打小就疼我,好吃的都留给我,很多事情都贯着我。奶奶总是跟人说:俺孙子天天给奶奶暖脚,奶奶疼孙子,值!

嘿嘿,就是因为奶奶太疼我了,才导致因为一根洋火,我跟奶奶闹了别扭。一天夜里,我想小便,像往常一样喊奶奶点灯。我不知道奶奶已经闹了洋火荒了,奶奶的洋火盒里仅剩下了五根洋火了!奶奶听见我喊,就说,天冷洋火划不着了,来,顺着床邦下来,奶奶扶你,来,尿桶就在奶奶头枕这儿。

我没有动,泪水一下子涌出来。奶奶从来也没有拒绝过我的要求,奶奶今天是怎么啦!

奶奶还在轻声叫我,一遍又一遍,我就是不吱声,也不动,奶奶就不叫了,估计奶奶是以为我发癔症,以为我又睡着了,才不继续叫我了。就这样我一泡尿憋到了天明,我很委屈很失落很伤心,一直流泪到天亮。

天亮了,奶奶起来做饭了,奶奶起来的时候,像往常一样拍拍我,提醒我该上学了,奶奶没有看我的脸,不然她就看见我的泪水了,奶奶没有看见,疼我的奶奶就这样对孙子的委屈不理不睬了,这一刻,谁也没有我伤心,我真是伤心透顶了。擦擦泪,披衣下床,急急小便,便后,总觉得心有不甘,想做一点什么事情好让奶奶知道。我看到了那盒洋火,那盒洋火就呆在奶奶的枕头旁,奶奶就这样吝啬,不舍得给孙子划一根,奶奶不疼孙子,不疼。

我把这盒伤心的洋火拿在了手里,打开它,有几根洋火静静地躺在里面,像是在嘲笑我。一个念头在心头突然升起,这是一个令人快意的念头,这种快意令人想笑出来,令人得意。我,捡出一根,愤愤地在洋火皮上划一下,这根洋火点燃了,淡淡的火苗,尽情地抒发了我的快意和得意:奶奶不是说天冷洋火划不着吗,我要划划看看,划着了,奶奶就是说谎,奶奶舍不得一根洋火,我要把所有的洋火都点燃了,奶奶不心疼孙子,就让她心疼洋火。

一根洋火燃烧完了,我掏出第二根,可是,这根洋火即将接触洋火皮的时候,我的手发抖了,这根似有千斤重,我拿不起它了,我胆怯了,刚才的快意和得意,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这样坏,还能指望奶奶疼我吗。奶奶扭动小脚东家借火西家借盐的样子在眼前反复放映,鼻子又酸了,眼泪又涌出来了。洋火盒里,还剩下四根洋火,这个月,还有好几天呢,奶奶的洋火,一天一根也不够了。

跟奶奶一根洋火的别扭,成了我永远的心结,从那以后,我更加尊敬奶奶疼爱奶奶。奶奶临终的时候,我也没有告诉她,她的洋火盒里,怎么少了一根洋火。

作者简介:

顾尚习,安徽临泉鲖城人。有文学作品见于诸报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