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州市司法局开启绿色通道、采取“援调对接”模式(引题)

法律援助零障碍(主题)

德州日报讯(记者 于斌 通讯员 邓甜甜)“多亏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同志帮忙,拖欠多年的工资有指望了。”近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农民工王某旺高兴地说。

据了解,王某旺、王某勇2018年跟随温某在武城县干工程,工程结束后,温某累计拖欠二人工资1.5万余元。多年来讨要无果,二人便来到夏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分析案件情况后,立即启动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绿色通道”,快速介入案件。

经过司法所工作人员与调解员的调解后,温某承诺,将尽力偿还欠款,王某旺、王某勇同意了温某的欠款偿还方案。同时,工作人员也分别站在双方角度分析了对方的难处和无奈。最终,三人达成协议,握手言和。在该案件中,法律援助中心采取“援调对接”模式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萌芽状态。

目前,德州市共有法律援助机构12家,工作人员74人,其中法律专业人员40人。德州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秉持统一、便民、公正、效率的服务原则,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在组织机构、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三方面着力深化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并实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承诺制、“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工作机制、部门协作等制度机制,推出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四优原则”,持续加大对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未成年人、妇女、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新业态就业者与灵活就业市场劳动力等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实现法律援助服务零障碍、零距离,有效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以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牵引,常态化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大力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上半年,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664件,为群众挽回损失或取得利益4080万元。

来源: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