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曾因经济成长不足、失业率高而被贴上“欧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标签,近20年来致力改革劳力市场,好不容易摆脱负面评价,最近却重新被贴标签,理由是通货膨胀严重、经济不振。

德国面临“黏性通货膨胀(sticky inflation)”,通胀挥之不去,情况比欧洲其他国家严重,而且一连三季经济停滞或衰退。

正因如此,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预估,德国将成为今年唯一经济衰退的经济先进国家、衰退0.3%,而包括德国在内的20个欧元货币国家平均成长0.9%。

对德国来说,长期衰退将令人失望,该国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十年里,经济平均每年成长2%,期间多半有预算盈余、出口蓬勃发展。

根据基尔世界经济研究院(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研究主管库斯(Stefan Kooths),德国有一连串的个别问题,而不是一个整体大病,有些问题是短暂的,例如中国因经济不振而减少自德国出口,但其他问题如快速老龄化、高企业税率,则是结构性问题。

一些观察家再对德国贴上“欧洲病夫”标签。

库斯说,此时贴上这个标签并非全错,但病因不同。

究竟问题何在?

国内外的“悲观情绪”

德国的通货膨胀率比多数欧洲邻国高,7月消费者物价较2022年同期上涨6.2%,远高于欧元区平均涨幅5.3%;科隆经济研究所(Cologne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资深经济学家奥布斯特(Thomas Obst)表示,挥之不去的黏性通货膨胀正侵蚀德国人购买力,助长家家户户悲观情绪;私有及公共支出不振导致经济衰退。

为遏制通胀,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已将主要利率上调至历史新高点3.75%,连带推升借贷成本,住宅建筑业大受冲击,ifo研究所(ifo Institute)调查发现,40%以上受访建筑业者表示欠缺订单,远高于去年的10.8%;研究所调查负责人沃尔拉贝(Klaus Wohlrabe)说,升息及建筑成本急增双双阻碍新业务发展。

德国制造主力福斯汽车(Volkswagen)及西门子(Siemens)也深受其害,6月份工业产生较去年同期衰退1.7%。

另根据标普国际(S&P Global),就在德国逐步松绑疫情限制之际,包括服务与制造在内的8月德国企业活动衰退幅度创2020年5月以来纪录。

ING宏观经济研究全球主管布热斯基(Carsten Brzeski)说,过去12个月,全德国工业订单空空如也,对中国出口规模较疫情前小得多。

中国是德国第四大出口市场,但中国面临许多经济问题,包括成长趋缓、年轻人失业率创纪录,对德国商品需求随之减少;布热斯基又说,中国已变成德国的竞争对手,对德国商品需求已大不如前。

十年未经改竞争力落后

布热斯基认为,德国目前处境与疫情衍生的供应链问题、以及俄乌战争息息相关,但其他许多问题更为严重,而且由自身造成。

布热斯基说,德国过去十年根本未进行任何经济改革,数位化、基础设施、或者国际竞争力方面都落后其他国家,如今正意识到这个问题。

能源成本对耗能制造业来说尤其是大问题。

欧洲天然气价格去年夏天飙至历史新高,近几个月来大跌,但澳洲液化天然气工厂可能罢工,引发全球供应紧缩担忧,价格回升;此外,奥布斯特说,俄乌战争造成能源价格上扬对德国这样的高度工业化国家冲击尤其严重。

经济学家表示,尽管德国摆脱去年能源危机的情况优于预期,仍容易因天然气供应冲击而受影响,部分原因是德国完全关闭核电生产,替代能源比法国等邻国来得少,库斯说,德国能源供应波动的问题比其他国家棘手。

施密丁:悲观浪潮过头

为德国贴上“欧洲病夫”标签的人是经济学家施密丁(Holger Schmieding),他1998年首次提出这个封号,如今认为,目前德国悲观主义浪潮有点过头。

施密丁现任贝伦贝格银行(Berenberg)首席经济学家,他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德国目前状况比初次被称为欧洲病夫时强大得多,如今拥有创纪录的就业率、强劲公共财政,更容易适应各种冲击,而且政府正采取必要措施改革移民法以解决劳力短缺,并加快基础设施规画和审批流程。

德国已显示出可迅速应变的实力。去年在几个月内批准并建造一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

施密丁认为,德国独具强大适应能力,归功于大量中小企业灵活因应不断变化的竞争局面。

20多年前为德国贴上病夫标签的施密丁如今认为德国无疑是隐形冠军中的全球冠军。

作者:周芳苑,编译:谛道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