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互联网行业招聘延续了收缩趋势,人才呈现净流出,互联网大厂由于进入发展平稳期,不再延续以往的招人规模;与此同时,在追求更广阔舞台和更多机遇的驱动下,一些优秀的人才离开大厂,寻找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而一些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的公司,业务势头强劲,有更多人才储备需求,能够保持稳定招聘量的同时,也愿意以超额回报在市场上竞争优秀的人才。这一类公司相较于传统大厂,组织结构与规模变化快,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与上升通道,因此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显著增强。

因此,除了传统大厂之外,互联网行业正在分化出「新一线厂」阵营。

脉脉高聘人才智库最新发布的《2023泛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报告》数据显示:以小红书、米哈游为代表的「新一线厂」连续三年人才净流入,成为人才迁徙、尤其是5年以上资深及高端人才选择的热门目的地,并引起互联网人才迁徙格局的变化。

同时,AIGC等技术的爆发推动互联网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厂商的人才需求模型和吸引力格局开始进一步重塑。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行业也不得不直面高端人才稀缺的挑战,人才也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面临更多挑战。

行业招聘需求收缩 人才转行寻求破局

行业招聘需求收缩 人才转行寻求破局

2023年上半年,互联网行业求职难度创新高,人才供需比达到2.34,平均5个人才竞争2个岗位。

互联网行业出现人才溢出现象,人才流入流出比为0.96。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新生物医药,均呈现人才净流入状态,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流入流出比高达1.6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2022年,2023年上半年互联网行业流向圈外的人才增加了2.27%。其中,去向最高比例的行业是电商&新零售行业(12.83%),其次是新生活服务行业(6.63%),第三为游戏行业(6.44%)。而新能源相关行业虽然保持较高的招聘量和人才流入量,但由于行业壁垒的客观存在,依然阻碍了一部分互联网人的流入,未能进入互联网人才流入Top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一线正在制造互联网新贵

新一线正在制造互联网新贵

互联网薪资停止狂飙,连续三年小幅度下降,但高端技术岗薪资依然三连涨。然而,在高端人才中,年薪50万以上的高端技术职位、硬件开发、移动开发和前端开发的平均薪资连续三年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一线厂」由于其发展需求,更愿意提供高额回报来竞争人才。在各企业近半年招聘的岗位薪酬里可以看出,月薪5万以上岗位占比中,米哈游小红书、拼多多位居前列,愿意提供高薪竞争头部人才。阿里巴巴、字节、百度、腾讯、阿里等传统大厂同样强势上榜,稳定保持前十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招聘巨头不再 新一线加入头部人才竞争

招聘巨头不再 新一线加入头部人才竞争

近三年,万人规模大厂人才流入流出比持续走低,从“出入平衡”到“入不敷出”。

与之相反的是,1000-5000人规模企业人才吸引力显著高于大厂,连续三年人才净流入。

「新一线」互联网厂商凭借快速发展的业务、持续高技术投入和优厚的薪资待遇,成为互联网人才过冬的选择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三年,行业招聘巨头逐渐消失,原本断崖领先的招聘趋势盛况不再,大厂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招聘差距逐年缩小。

相比之下,小红书招聘需求三连涨,展现出极大的人才吸纳能力。2022年,小红书招聘需求从15名跃升至第2名,2023年保持第2的位置,超过腾讯、美团、阿里巴巴、网易、百度等老牌大厂,仅次于字节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三年,互联网人才的选择倾向也随着企业发展阶段、招聘规模等客观因素发生了明显变化,热投企业TOP5易主。

2021年,投递指数最高的互联网公司TOP5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美团、腾讯、快手等传统大厂,并且梯度差距明显。

2022年,小红书投递指数排名大幅提升9个名次,超越腾讯跃居为行业第3;2023年仍保持在前5之列,连续两年超越腾讯、百度,保持相对稳定的投递指数。同时,阿里跌出前5,滴滴连续三年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企业招聘差距缩小、人才热投易主,互联网人才流向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5年以上经验人群中尤为显著。“五年资深职场人”告别大厂,连续两年更钟情于「新一线」。2022年-2023年,千人规模的互联网企业对五年达人的吸纳连续两年高于万人大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哈游在企业中吸纳与流出人才比例连续3年居首,小红书、拼多多也两年稳居TOP5,显示出「新一线」厂商极强的人才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人才高端化技术人才引发争夺战

互联网人才高端化技术人才引发争夺战

传统互联网领域已成为人才红海,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商、直播、本地生活等领域的赋能,加上各互联网公司纷纷加码AI,人工智能工程师成为互联网行业人才紧缺度最高的职位类型。

比之下,互联网行业运营人才求职竞争白热化,内容运营、社区运营、新媒体运营成为求职竞争最激烈的TOP3岗位,平均5个人才竞争1个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对高端技术人才的招聘方面,2023年「新一线」厂商持续发力。小红书凭借78.97%的占比,成为互联网厂商中招聘技术人才比例最高的厂商,其次是米哈游和得物。阿里、百度、腾讯则位列第七、第八和第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互联网公司总部效应影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为互联网企业招聘数量最高的4个城市。字节跳动、腾讯、小红书、网易的人才招聘在地区间相对较为均衡,总部所在地招聘人才占比未超过50%。

小红书除了在总部上海招聘技术人才外,还广泛吸纳北京的技术人才,字节同样扩大在上海的技术招聘力度,两地技术人才占比差距最小。而拼多多、百度、米哈游、美团的总部效应更为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厂失去“优先选择权”

大厂失去“优先选择权”

2023年,千人规模民企超过万人大厂、外企成为最多互联网人想去的公司,占比达25.57%。选择千人规模公司择业最看重的因素是薪资福利、个人发展空间、团队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年达人更向往新一线厂 “上岸”是职场新人理想

五年达人更向往新一线厂 “上岸”是职场新人理想

在拥有5-10年以及10年以上经验以上的互联网人中,均有有最高比例的人选择了去千人规模公司。而在选择去往万人规模大厂的人群中,大多是工作3-5年经验的互联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职场5年的职场人,职业目标分化明显。除了月薪上涨、职级提升、工作生活平衡、年终奖等各年龄段互联网人的主要诉求外,5年以下经验职场人更看重“薪酬福利”,而5年以上经验的职场人对于「能否进入更有前途的行业/公司」偏好高于职场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厂工牌”是互联网人的另一个名片。互联网人最想去的企业TOP3为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米哈游和小红书紧随其后。

但互联网人选择不同厂商的理由却各不相同。除了薪资、福利、发展空间等大众化原因之外,选择米哈游、小红书的互联网人认为“从事的工作有价值感”远超BAT。选择BAT的理由中,“名气大,能镀金”的比例也远超其他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创新与创业中心主任张一驰分析,人才流动模式在本质上是业务的生命周期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传统互联网起家的大厂处于业务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战略目标强调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以移动互联网企业为主的千人量级的中厂商则处于生命周期的前成熟阶段,还在着力于扩张与成长,会关注从外部获取通用性人力资本和对人才的授权赋能并重视团队合作文化的建设,从而也有利于人才自身的学习成长。

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行业大厂与中厂之间的人才流动模式不仅是行业既有格局演变的结果,也可能是行业未来格局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换言之,如果传统大厂过分强调效率与成本目标而疏于创新与探索,那就将会面临被中厂利用人力资本战略加速赶超的风险。

扫描海报二维码下载脉脉高聘人才智库《2023泛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