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显德元年(954年)即位,在位六年,怀统一天下之志,南征北战,威震夷夏。其重儒学,修制度,议刑统,少赋税,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史称"五代第一明君”。

其为整顿、规范佛教,而实施有利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一系列政策,被冠以“灭佛”之举。也就是史书所载“三武一宗灭佛”,其中“一宗”,即指周世宗,实属偏颇。

一、世宗整顿佛教的社会背景

据《旧五代史•世宗本记》载:“继有缁徒犯法,盖无科禁,…私度僧尼,日增猥杂,创修寺院,渐至繁多,…漏网背军之辈,苟剃削以逃刑;行奸为盗之徒,托住持而隐恶。”

五代十国时期,连年征战,土地荒芜,社会动荡,导致流亡的叛兵、行奸为盗之徒,和大量平民百姓遁入空门,致使佛教恶性发展,新修寺院越来越多。佛门子弟不服兵役,不事稼穑,成了歹徒隐瞒罪行,逃避法办之地。

加之寺庙占有大量耕地,不向朝廷交税,寺庙还私自把大量铜钱熔化,用于浇铸佛像。致使国家政权与宗教势力的矛盾空前尖锐。

二、整顿、规范佛教政策的实施

据《旧五代史•世宗本记》载:“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所有 功德佛像及僧尼,并腾并于合留寺院内安置。”

显德二年(955年)五月,世宗下诏:各道州府县镇村坊,凡有诏赐名号的寺院,一切照旧,非敕赐寺额者皆废之。并不准修建新的寺院。

诏书规定“有志愿出家者,并取父母、祖父 母处分(同意),…方得出家。男年十五以上,念得经文一 百纸,或读得经文五百纸,女年十三以上,念得经文七十纸,或读得经文三百纸者, 经本府陈状乞剃头(《旧五代史》)。”

出家者需得父母同意,向所在官府申请削发,由判官考核念读规定的经文。“如有私 剃头者,却勒还俗,其本师主决重杖勒还俗,仍配役三年。”

并严格规定“曾有罪犯,遭官司刑责之人, 及弃背父母、逃亡奴婢、奸人细作、恶逆徒党、山林亡命、未获贼徒、负罪潜窜入 等,并不得出家剃头(《旧五代史》)。”

三、整顿、规范佛教政策的社会影响

据《旧五代史•世宗本记》载:“是岁,诸道供到帐籍,所存寺院凡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废寺院凡三万三百三十 六,僧尼系籍者六万一千二百人。”

世宗实施整顿、规范佛教政策,并没有大量杀害僧尼或焚烧佛经,而是对佛教的发展进行了适度矫正,废寺院三万余所,还俗僧尼六万多人,仍保留了二千多所寺庙,和大量僧尼。

世宗新的佛教政策,对朝廷成果颇丰,国库收入增加,从各地寺庙中拆毁的铜制佛像,被重新熔制铸造成铜钱,被强制还俗的僧尼为朝廷新增了大批劳动力和兵源。

周世宗柴荣实施的一系列温和的佛教政策,整顿、规范了当时佛教的乱象,使佛教进入了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把其归为“三武一宗灭佛”,实属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