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赛季,江苏苏宁历史上首次夺得中超联赛冠军,当赛季末,球队宣布退出中超联赛,成为中国球迷茶余饭后的新谈资。

两年后的2022年,中超新贵武汉三镇夺得历史上的第一座顶级联赛冠军,在2023年,球队继续增加投入,引进姜至鹏、贺惯、马尔康等实力干将,球队竞争力不降反升。正当球迷们对三镇亚冠前景普遍看好时,俱乐部发布公告,投资人将于9月1日起停止一切注资,并且在0负债的背景下0对价100%无偿转让俱乐部股权。

这无异于在中国足坛投下的又一颗炸雷,毕竟俱乐部刚刚获得冠军,又在转会窗大手笔引援,突然放弃投入,寻求转让,真的有些匪夷所思。但仔细分析,又感觉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如今的中超联赛,各支球队都在紧缩银根,经济环境的萎靡,让许多投资企业都入不敷出,每年都有多支球队退出或解散。武汉三镇算是一支新军,去年球队便一度遭遇五大外援缺阵的不利局面,当时被认为是球队欠薪,外援集体施压;本赛季功勋教练佩德罗离任,但接任者并非名帅,而是率领第四级别中冠球队海南之星深陷保级圈的日本教头高畠勉,这被认为是俱乐部控制成本的策略。

经过口罩的影响,全民经济惨淡,投资人不可能一年砸几亿人民币赞助球队,企业自己日子不好过是最大原因,但除此之外,足协不合时宜的中性名政策绝对是可以被写入中国足球历史的败笔,也是导致投资企业毫无动力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往往会忽略,广州恒大俱乐部最鼎盛的时期,恰恰是恒大集团最风光的阶段,当时的许家印意气风发,一度荣登福布斯富豪榜榜首。恒大集团之所以在那些年发展如此迅速,与以足球为媒介,对企业的品牌宣传密不可分。相对于其他群体,球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很多人正是因为广州恒大队才开始相信恒大楼盘。

正是因为恒大的迅速崛起,才让大量企业看着眼红,也想通过足球来分一杯羹,其中就包括对足球毫不感兴趣的马云,向恒大俱乐部注资12亿,获得冠名权—广州恒大淘宝队;也包括曾经宣布永远退出中国足球的万达掌门人王健林,他在1999年转让如日中天的大连万达队后,又再次收购大连本土球队,重新出现在顶级联赛赛场;同样心态的还有华夏幸福、江苏苏宁、深圳佳兆业,谁不是财大气粗。要知道恒大是2010年接手广州医药,而13年和15年连续夺得亚冠冠军,此后才兴起金元足球,这样的时间线恰好证明,这些成功的企业家并非盲目注资,而是看到恒大凭借投资足球疯狂抢占市场份额后的应对之举。这些企业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企业家们也都属于当地的首富,他们如果不是看到有利可图,怎么可能会扎堆投资中超?

有人说正是金元足球拖垮了恒大集团,这简直是胡说八道,恒大集团的衰败在于市场欣欣向荣,集团盲目扩张,一大批狗尾续貂的产业应时而生,比如恒大粮油、恒大金服、恒大矿泉水、恒大童世界、恒大汽车等等,哪个新生板块不是赔了个底朝天?足球的投入本身在各板块中并不突出,2座亚洲冠军+中超7连冠让他们赚足了眼球,品牌推广比在央视黄金时段滚动播出效果更好。

但这样的日子,在中国足协要求中性名时戛然而止。很多球迷是支持足协的行为的,理由就是欧洲五大联赛都是如此。但他们跟陈戌源主席犯了同样的问题,盲目照搬照抄,不结合中超实际情况,在最不应该施行的时期,推出了这个一拍大腿的天真决定。

欧洲五大联赛的球队基本自成立起就叫这个名字,延续至今有上百年的历史,具有非常高的品牌价值,更换名字就是在贬损他们的价值,很多人只看到了五大联赛都是中性名,却看不到欧洲五大联赛球队上百年的延续和传承。

欧洲五大联赛有着非常稳定的收入,以英超为例,一支降级球队一年分红也超过10亿人民币,门票、球衣、球员转会等收入也非常可观。有的俱乐部根本不需要投入,年年还会有盈余,但是在中超,球队基本没有什么收入来源,中超分红未必够交俱乐部罚款,球队想要存活,必须要投资人源源不断地供血。五大联赛的老板谁想卖球队呢?想转手,美国、沙特、卡塔尔的富豪们排队竞购,中超球队谁感兴趣呢?既不挣钱,也没品牌价值。

原来中超球队都是商业名,是对企业的一次良好宣传,反正每年也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广告,通过足球的方式可能还会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中国足协正是在葛企业最难得时候,再捅一刀,要求大家都用中性名,试想一下,哪家企业愿意做这样的无名英雄呢?武汉三镇贵为中超冠军,资历再深的球迷告诉我,为俱乐部注资的企业叫什么名字?每年投入几个亿却没人知晓,对自己的思维没有任何帮助,这是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如果没有中性名,可能房地产企业遭遇严冬,俱乐部转让,也会有其他企业询价,但是因为有中性名的存在,谁会做这样的冤大头呢?看看武汉三镇的转让条件吧,转让之前外债我全部偿还,你接收球队我分文不取,我建的基地免费给你使用,都如此卑微了,仍然没有企业愿意接手,以至于俱乐部家丑外扬,公开公示,措辞是9月1日后不再注资,也就说无论有没有企业愿意接手,我不会再投入了。

自从中性名施行以来,已经有接近40家各级俱乐部宣布解散,公平公正地说,这主要是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但在极不恰当的时间推行中性名,注定要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自己的儿子不跟自己姓,没人知道谁是你儿子的父亲,你为啥要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