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江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案件,打开了当事人的“心结”,化解了当事人多年的矛盾,维护了邻里和谐。

陈婆婆是居住在武江区某公寓的80岁老人,自2011年起其所居住的房屋的卫生间天花板开始漏水,之后渗漏到房间的天花板和墙壁,导致天花板脱落墙壁发霉。陈婆婆多次找楼上的陈叔反映房屋漏水的情况,请求其解决房屋漏水问题。陈叔认为是因为楼龄太久,墙壁爆裂导致的漏水,自己也是受害人,拒绝维修。无奈之下,陈婆婆将陈叔诉至法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双方就漏水原因争执不下,只能委托专业人士鉴定,但是鉴定机构需要收取25000元的鉴定费用。陈婆婆认为收费过高,无力负担。承办法官考虑到该费用很大可能已经超过了当事人修复及赔偿损失的费用,如继续鉴定,无疑会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造成当事人更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能会扩大矛盾,不利于实质性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决定到双方当事人家里查看现场,并邀请了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

经过承办法官现场查看了解,在陈婆婆家主卧的房间,确实可以看到房屋漏水的迹象。陈婆婆家人说最近这段时间似乎又没怎么漏水了,陈婆婆家人趁着陈叔也在,问其最近是否没有人在楼上居住。陈叔说最近一个月才有人住。随后大家来到陈叔家里,发现陈叔家主卧卫生间并没有水迹,居住的人说没有使用过这个卫生间。

结合现场查看的情况,承办法官开始做起了陈叔的工作:“陈叔,如果坚持继续鉴定,鉴定结果是你家的卫生间导致的漏水,那你不仅要修复房屋漏水处,还要赔偿陈婆婆的损失,同时,鉴定费用也需要由你承担的。你家主卧卫生间有人用水的时候,陈婆婆家就漏水,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可以推测你家主卧渗漏的可能性比较大。你考虑一下,是否可以自己找外面的师傅评估一下?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把防漏做好。”陈叔开始还是百般辩解,但是经过承办法官的耐心解释,并结合办案经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叔终于同意自己找师傅修复房屋漏水处,并愿意当场赔偿陈婆婆因漏水导致的损失4000元。

陈叔说:“赔了4000元后,我连吃晚饭的钱都没有了!”陈婆婆也打趣说:“那我请你吃饭,今晚就在我家吃饭吧!”看到之前关系紧张的邻居,现在也能有说有笑,现场的气氛变得非常融洽,大家开始聊起了家常。

武江法院在办案的过程中,切实以政治担当和法治智慧做好社会价值引领工作,大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在司法审判中实现情、理、法的深度融合,传递司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