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执意排放核污水污染海洋,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抵制日本品牌,许多来自日本的美妆、食品、服装产品在中国的销量都大幅下降。

但有一些日本品牌,早早就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各大销售市场,在“抵制日货”风暴掀起前,三得利这个牌子,一直被人误解是国产品牌。

但事实上,三得利却是一家“心机深沉“的日本企业,为了打入中国市场,三得利往身上套了一层又一层“画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做酒起家的“中国茶”

做酒起家的“中国茶”

在进入20世纪后,人们开始注重健康饮食、抗糖抗老,逐渐被人们看重的品质和健康,让许多无糖低热量饮料市场兴旺起来。

超市货架上随处可见的无糖饮料,满足了想要健康,但却不喜欢纯净水的需求。

提到无糖茶饮,三得利的乌龙茶就必须拥有姓名。

三得利的包装上明确写着“福建茶叶”,背后却是一家日本企业。

回看三得利的发家史,大家会惊奇的发现,这个品牌最早并不是做茶的,而是在日本本土卖威士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三得利在日本和“伊藤园”竞争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茶饮的广阔市场,于是也分一杯羹。

但当时三得利已经失去了先入优势,于是他们另辟蹊径,选择把自己包装成中国本土的茶叶。

毕竟说起茶叶,不管是日本还是西方,还是中国茶叶历史最古老。

经过一番考察,三得利的老板看中了中国福建省的茶叶。

为了把自己包装的更像是中国本土的品牌,他还派摄影师常驻福建,拍摄了26年关于茶地和茶农的广告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得利的包装上还印上了带有中国元素的图案,例如京剧、西游记、功夫等等。

不仅如此,三得利还积极与中国明星进行合作宣传品牌,张震、范冰冰等人都为三得利做过推广。

靠着偷天换日的手段,三得利在日本茶饮市场上,打败了他最大的竞争对手伊藤园,随后就把目光瞄准了中国。

为了进入中国市场,三得利特地将自己品牌上的包装都换成了中文和繁体字,拿起他的瓶身,你会看到上面有明显产地源自福建省,甚至标有福建推荐茶饮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至于很多消费者在进口商品区看到了三得利,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它的原产地是在福建。

其实,三得利的原料确实来自福建,但他们会将这些原料送回日本进行加工,再出口到中国。

因为是进口商品,所以它的价格要比国内的茶饮品牌稍微高一些,许多人知道真相后直呼自己花着买进口商品的钱,买的却是国产茶,简直就是智商税!

靠着假装中国品牌,三得利挤进了中国市场,还借着当时日剧在东亚范围内流行的机遇,重金赞助日剧《孤独的美食家》推广产品。

这部剧的句尾,几乎都是以男主角喝一杯乌龙茶结束,这给很多年轻人留下了乌龙茶解腻清爽、是小资白领健康生活必备饮品的错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中国企业打开销路

借中国企业打开销路

虽然成功混进了中国市场,但三得利乌龙茶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的知名度并不高。

一款日常饮品如果不能打入低端市场,如何能赚大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得利决定与中国知名企业合作,带动在中国的知名度。

2014年,三得利和当时中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汇源”合资组建公司,借助汇源的营销渠道和大体量的经销商,推销自己的产品。

双方合作八年,三得利借着汇源的资源占领了中国16%的茶饮市场。

但在合作之初,外界对于汇源、三得利是并不看好的。

这次合作双方是为了实现共赢,汇源想借助三得利扩充自己品牌的品类,完成构建自己饮料帝国的目标;三得利则是要利用汇源打开中国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三得利的乌龙茶在中国市场上一直处于失衡的状态,进入华东市场后,三得利虽然销量激增,但在其他的二三线城市却没有什么知名度。

他们急需一个本土的产业来替它打开销路,完成对其他二三线城市的进军任务。

但当时国内许多饮料品牌已经崛起,汇源也经开始走了下坡路。

三得利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也十分有限,一度有人称三得利和汇源的合作为“弱弱联合”。

之后,三得利和汇源的合作也是磕磕绊绊,双方达成合作的第二年,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汇源三得利将北京汇源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北京汇源在未经汇源三得利的允许下,私自授权了其他企业使用汇源三得利的商标,造成了汇源三得利的巨大损失。

此次纠纷最终北京汇源败诉,被判赔偿了“汇源三得利”六七百多万人民币。

到了合作的第八年,汇源深陷债务风险自顾不暇,汇源的发展走了下坡路。

但三得利却借着与汇源合作的契机,打开了品牌的知名度,如今提到低糖低热量健康的饮品,人们最先想到的也是三得利的无糖茶饮。

随着知名度和市场的扩张,三得利的营业收入更是实现了持续的大幅度增长。

很多人认为三得利和汇源的解体,就是三得利借助汇源达到了占据中国市场的目的后,就打算卸磨杀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品牌崛起,三得利地位不保

中国品牌崛起,三得利地位不保

最早,三得利是在中国上海等长三角地区,进入中国市场试水的。

那时中国大部分年轻人对于控糖和健康饮料的概念并不了解,三得利所提倡的无糖茶饮不受大众欢迎。

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冰红茶、茉莉绿茶这种加了糖的茶饮,像三得利和东方茶树叶这种不加糖的原叶茶,一度被评为是最难喝的饮料。

但随着近几年来人们对健康饮食和控糖饮品的追求,三得利乌龙茶这种不加糖的茶饮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几年奶茶的风靡,三得利也没忘抓住时机,他们宣传三得利是百搭茶基底。

现在打开某些社交软件,还能看到有关三得利乌龙茶的百搭推荐,乌龙茶加咖啡牛奶就是乌龙鸳鸯拿铁,乌龙茶加厚椰乳就是生椰乌龙。

三得利的官方账号还推出了乌龙茶加西柚茉莉,和金酒做鸡尾酒的搭配方式,深得年轻人的喜爱。

借着自媒体的这股东风,三得利和各大饮品网红合作,收获了大批年轻粉丝。

很多人把家里的饮料都换成了三得利的乌龙茶,甚至开始成箱囤积这种饮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日本一孤行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后,国人开始自发的抵制来自日本的各种产品,三得利这个“假国货”也被揪了出来。

相比于其他比较知名的日本品牌,三得利由于包装和营销一直将自己伪装成低调的中国茶,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其实是个日本饮料。

不过再怎么伪装,当我国人自发的抵制“日本产品”时,三得利成了万人唾弃的对象。

如今超市的货架上东方树叶、元气森林的茶饮被一抢而空,唯独三得利的乌龙茶被剩在了货架上。

此前还有网友爆料,三得利为了稳固自己在茶饮市场上的占有率,将原来五块钱一瓶的饮料降价至三块八一瓶,企图通过降低价格来重获青睐。

但很快三得利官方就回应称,三块八只是促销活动时的价格,并非真正的降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国人对日本产品的抵制情绪还非常激烈的,很多日料店门口甚至都贴上了原料来自国内的标识。

奶茶品牌奈雪的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之前很多人以为奈雪的茶是日本品牌,但事实上它其实是纯纯的国货。

只不过之前奈雪的茶一直走的是“国际化的高端路线”,所以在品牌的logo上融入了一些日本元素。

日本排放核污水后,很多奈雪的茶门店将logo中的日本字改成了中国字。

不少网友评论:“奈雪的茶求生欲还蛮强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但也有很多网友并不买账:“之前为了打开销路,假装自己是外国品牌,如今日本受到抵制才想起来自己中国品牌的身份,未免吃相有些太难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三得利假装中国品牌十几年, 在中国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

可日本排核污水这种“拉大家一起下水”的恶劣行为,严重影响了很多日本品牌在中国的生存环境,再加上中国本土的茶饮品牌一个个崛起,三得利在中国市场上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