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框架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光信息(688041.SH);景嘉微(300474.SZ);紫光国微(002049.SZ);百度(09888.HK);腾讯控股(00700.HK)等

——互联网、教育/科研、工业领域用户最多

根据Omdia的数据,中国AI框架用户主要分布在互联网、教育/科研、工业领域,用户占比分别为30%、19%和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上广的AI框架用户占比43%

从城市分布来看,北上广的AI框架使用者最多,属于第一梯队,三大城市用户合计占比43%。第二梯队的六个城市,杭州、深圳、武汉、西安、成都、南京加起来占了30%;在其他城市的开发者相对较少,比较分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业政策背景:重点建设人工智能统一计算框架平台

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布局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强化对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基础支撑。其中,人工智能开源软硬件基础平台重点建设支持知识推理、概率统计、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范式的统一计算框架平台,形成促进人工智能软件、硬件和智能云之间相互协同的生态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Mindspore跨平台全场景部署能力较高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融合发展,物联网AIOT设备安装量正在迅速扩大。下游行业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多,异构的人工智能硬件更加多样化。端侧和边缘侧设备的算力也在增长,变得越来越智能,人工智能的训练和部署也开始从云端延伸到边缘和端侧。在这样发展态势下,人工智能框架需要提供更多样化的能力,来支持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训练、部署和运维,并保证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在支持跨平台全场景(端边云统一架构)方面,TensorFlow、PyTorch、MindSpore和PaddlePaddle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国本土框架厂商中,昇思MindSpore在支持跨平台全场景部署能力方面,更受开发者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